【 第1页 第2页 】 | |
民营企业进入拼爹时代 | |
http://www.CRNTT.com 2013-09-10 09:11:44 |
这其中隐含的逻辑是,国有产业型资本在经济减速过程中表现乏善可陈,国有投资型资本却迎来盛宴。国资PE背后,经常能看到中投、国开行、央企等庞大身影,例如中投公司拥有中信资本40%股份,国开行参与设立的数只国际产业基金也非常活跃。本应以稳健为主的国资PE,实际对高溢价的追逐比其他背景的投资者更为迫切。 国资PE早期参与国企改制与国企并购项目较多,其策略以直接入股为主,很少采用可转债、对赌等手段以及杠杆策略,因此格外受地方政府欢迎。近两年,它们的准星也渐渐瞄准优质民营企业,民企项目操作起来可能比国企项目要更简单,而民企引入投资者,通常直接以IPO为目标,对投资人而言有明确退出通道。 收割民企的好时机也似乎到了:一批民营企业已成为所在领域的老大;未来3-5年中,将是它们交接班的高峰期,“富二代”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不愿意再做苦哈哈的生意;更关键的是,民营企业手笔越大,往往对政府所垄断的上游资源需求越多。以阿里为例,其边界已超出了公司管理的范围,未来要迈出金融这条腿,还要豪赌“菜鸟”物流,若无国有资本加入,滚动这个雪球并不容易。 国有股东能带来的,肯定不仅仅是资金,至少还有一张“良民证”。每一桩交易都描述得如同天作之合,但从事商业报道多年的经验告诉我,80%的故事无法拿到桌面上来说。梁稳根、宗庆后、马云等都曾说过“随时可以将公司献给国家”之类的话,如果站在他们的位置考虑,这些表态就不会显得幼稚可笑。 40-50岁之间的中国企业家,退隐江湖的格外多,为何他们的折旧率如此之高?民营企业是否长大到一定程度就唯有靠“投诚”才能绕过天花板?国有资本与民营机制的合体,真能发挥乘数效应,还是会变异为新寡头?这些都是颇具意味的问题。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