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克强指数提醒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3-06-05 08:41:35  


 
  第三政府要拿出10%的精力用于整体的规划,改革等,这包括税制的调整,审批项目的调整等,也主要是指我们国家所谓“改革”的内容,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也需要基础政策进行调整,当然这些调整时间上不急于一天两天,也不急于一年两年,因为国家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以五年、十年为周期的,这些在时间上都不紧迫,在中国主要是根据发展阶段,同时考虑市场经济的完善进行调整,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则是根据国家的发展中的新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西方福利国家实行了几十年都运转的非常好,为什么现在出了些问题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老龄化的问题,老龄化就是个新问题,需要针对这个新问题进行调整,当然老龄化的问题肯定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

  而中国发展也是要按阶段调整的,比如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要实现发达,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以进行相应量化。第一个阶段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只要实行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其人均GDP达到1万多美元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个阶段是自主创新和产业自立,一个国家如果实现了自主创新和产业自立,其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是没有问题的。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建立,一个国家如果人均GDP要达到4万美元,没有社会保障建设是不可能的。第一个阶段的城镇化是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消费,第二个阶段的产业自立和自主创新是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来提升企业利润,从而带动增长,而第三个阶段的社会福利则是通过文明方式的转变来提升弱势群体的消费,从而将整个社会的消费拉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每次转变都可以带来消费的大幅提升, 当前中国也需要研究透世界发展的规律,坚定不移、按部就班地做好该做的事情。

  在明确了上面的分析框架之后,我们再来对照着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行下对照分析。中国以前还算比较务实,这是因为舆论对政府政策的影响比较小,政府制定政策相对独立,但现在局面有些变化,随着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舆论压力越来越大,政府政策的独立性越来越低,但是这些舆论往往又不能反应民意,而只是几个“大V”级意见领袖的意思,如果按他们的意思来,政府政策的最终结果是迎合了舆论,但逆反了民意,舆论界欢迎的政策,老百姓却反对。政府要超越舆论,而不是迎合舆论,更应该关注企业的生存困境和底层民众的艰辛,只要做正确的事,早晚会受到欢迎的。 

  回到我们上面的分析框架,我们就会发现,现在中国对培育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像以前那么重视了,就拿产业增长点来说,我们跟美国相比就差很多,美国奥巴马对新经济增长点的布局相当的厉害,而中国近期在这方面几乎是没有什么作为的,比如太阳能行业是中国民间自发发展出来,而且占据世界制高点的一个行业,而在美国打压下,竟然全行业凋零了。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中国现在也不怎么重视了,企业家哀鸿遍野,很多都是全行业亏损,货币政策还不调整,一直处于高位,而在这样的货币政策下是不可能出现繁荣的,这种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是不一致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对于经济繁荣周期的,而现在是萧条期,应该是宽松才对呢,可惜除非出现重大的危机,现在的货币政策不会放松,现在的货币政策可以说就是在制造危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