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网络时代:传统考据学何去何从?

http://www.CRNTT.com   2013-05-23 11:04:33  


 
  五、搜索不能代替读书。通过搜索获得的信息是支离破碎的。无论哪个领域的历史研究,都需要把握大的历史图景,特别是对一个时代的整体性把握。这方面的训练,必须通过读书来获得。我建议年轻的学者,特别是刚踏入史学之门不久的年轻学生,切不可每日忙于搜索而忽视读书的重要性。每一个领域都有其基本文献和经典著作,对这一类的书,需要研读、精读、反覆读,并做读书笔记。传统学术对基本文献都要求烂熟于心的。比如二十四史,或者起码前四史,又如十通。以前这些书都是需要研读的,现在这些书的命运变成被搜索的对象,甚至成了摆设。史学研究的高下不在于运用文献的多寡,而在于史识的高下。因此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掌握孤本秘籍,而要追求高见和独到之处,所谓独到,就是仅有你的思想到达了那个高度,而别人难以企及。掌握文献多,并不意味着见解高明,而通过普通文献,有的学者也可以获得高见。获得高见的关键在于史思,就是你的头脑的思维能力。陈寅恪《隋唐制度史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书,正史引用率占73.14%;其余碑刻、笔记和诗文集,占三成弱。可知其研究是以基本文献为主要依据的,靠七成的大路货来发覆,非将书读“破”不可。我们要明白一点,研究是research,不是search。研究需要study,仅靠search是无法完成研究的。e时代找资料没有绝对的权威,要不了多久,可能多数历史学者都大体掌握了e时代的检索方法,到那时,还依靠什么制胜?

  六、不能为考据而考据。在e时代环境下,大批对我们而言仍很陌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都有可能被比较详细地考证出来。但是,历史上的人与事浩如烟海,不能随便抓一个陌生的人或事便加以考证,一定要问为什么要考证此人此事。历史学不能蜕变为揭秘之学。考证一定要有目的性和较为明确的意义,要考虑选题是否值得,可以上升到何种高度。

  七、微观考证应与宏观历史叙述结合。微观考证与宏观历史叙述是不同的治学路数,不同学者,各有所好,均有意义。二十世纪史学大师,法国的布罗代尔是一个,英国的汤因比是一个。无论是《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还是《历史研究》,都既表现出微观历史考证的功夫,也体现出作者宏观历史叙述的能力,而后者更为重要。同时,这两部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所叙述之历史本身,更重要的是史学理论、方法和视野方面的影响。

  八、电脑超强的存储功能不能取代头脑的博闻强记。记入大脑的知识,特别是成体系的知识,能够在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随时发挥作用。即使电脑中储存了《全唐诗》,也不如熟读《唐诗三百首》。

  九、e考据为历史学者快速完成一篇超越前人很多的论文提供了可能。但我还是认为论文别写得太快,即使快速完成了,也先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后再修订。要知道,你通过短时间内完成的论文,别人或许也可以。也就是说,快速完成的论文不一定就是高明的论文或者别人无法超越的论文。现在的论文生产,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多到根本没时间好好读,如果单比数量,中国是世界上学术最厉害的国家,但事实上是一个什么水准,大家都清楚。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论文对他人而言仅仅是搜索信息的对象而已。我们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够有独到的见解,对别人能够有所启发,所写的论文多一些心血之作,少一些水货。

  我在1994年首次接触电脑,2000年首次接触互联网,对资料库和网上学术资源有一些使用,但经验并不多。在我已出版的论著中,通过资料库检索和网络检索得来的资料所占比重不高。我现在电脑硬盘中也有一两个T的文献资料,但使用率仍很低。另一方面,在电脑和网络带给我一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带来很多烦恼,例如死机、文档丢失、不断弹出的广告和各类提醒、重装系统、软硬件更新换代后熟悉新功能的使用等等小问题,都足以让一个“文科动物”心情烦躁得要死。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是e时代的一项基本要求。我理想的读书做学问状态是沐浴焚香,独坐案头,手捧一部好书,慢慢品味,偶有一得,随笔记下。但我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差,这样的状态也从来没有过。因此,我想不妨拿我自己做一个e时代的反面教材,来反思一下e时代的学术研究。我所谈的许多想法,都是我治学的一种追求,但我个人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

  人物简介:董少新,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外关系史,中国天主教史,明清史,东亚海域史,科技史等。

  来源:东方早报 2013-05-21 09:05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