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释放的改革信号

http://www.CRNTT.com   2013-03-19 08:31:5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幷回答记者提问
  中评社北京3月19日讯/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是新任总理的首次亮相,因此备受境内外舆论关注。李克强总理不但谈及施政目标、反腐问题、环境和食品安全、大国关系,而且还谈及城镇化、机构改革等问题。他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时评人冯海宁文章表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克强总理的三个表态:一是约法三章,承诺政府要过紧日子;二是壮士断腕的决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三是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三个表态以及谈及的城镇化等问题,显然都涉及改革,可以说当前及今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都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文章分析,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特殊时期,李克强总理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释放出多个改革信号。告别口号式改革,以更务实的行动推进改革。尽管改革需要声音,甚至需要“喊破嗓子”,以便各方形成改革共识,让更多人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但是改革更需要实际行动,即所有的改革最终要从嘴上落到实处。

  “甩开膀子”意味着改革不会缩手缩脚,而是要大干一场。毫无疑问,改革就是要冲破旧的不好的东西的束缚,如果改革不能放开手脚,就会继续被旧的体制、旧的模式、旧的思维所束缚,改革难有大作为。尤其是进入改革攻坚期,如果不能“甩开膀子”,不仅改革效率低效果差,而且有可能不进则退。

  “甩开膀子”改革还表明决策层对改革价值的认识很充分。李克强总理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在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制度红利等不断在消失的情况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不仅挖掘出新的红利,而且,强调了改革的特殊价值。也就是说,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指明了改革才能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甩开膀子”改革已经有所展现,今年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案。撤销铁道部,就传递出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的明确信号。而且,李克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这也需要“甩开膀子”改革。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