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造就民众的冷漠

http://www.CRNTT.com   2013-01-26 10:14:58  


  中评社北京1月26日讯/此间《学习时报》日前登载徐元宫的文章“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造就民众的冷漠”指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缘于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及其体制,以及这种模式和体制孕育并激化的苏联特权阶层及其腐败两大因素的互动。详论如下:

  苏联特权阶层腐败加剧了社会分离和社会对立,同时,还造成苏联民众对苏共及其政权的冷漠,在这里,冷漠既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力量。

  事实上,苏联特权阶层出现之后,由这一阶层的特权及其腐败所引发的社会分离和社会对立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加剧。这在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1935年6—7月访苏期间及访苏之后所完成的《莫斯科日记》中就得到了反映和证实:“宫廷中的上层达官显贵过着特权阶级的生活,但人民却仍然不得不为了谋取面包和空气而进行艰苦的斗争。而且,这一切的发生是为了证明革命的胜利,可革命的首要目的应是确立劳动者的平等,形成统一的阶级。我深信,我在纸上叙述的想法早已记在那些没有特权的人们的心里。在我们的汽车驶过的城郊公路上,我从铺浇柏油的农民和工人的眼睛中看出了这种想法。”在城郊公路上,罗曼曼罗兰还“遇到了向我们投来忧郁目光的男子”,“一个老年妇女向我们显示了一下拳头”。

  然而,这种客观存在并日渐加剧的社会分离和社会对立,由于日臻完善的苏联国家机器的作用,而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罗曼?罗兰写到,一方面“总的说来,在莫斯科,生活对大学生、教师和小职员来说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如果你见到高尔基那儿或者苏联对外文化协会招待会上的挥霍浪费,你就会感到某种不自在。烦恼就不由自主地积聚起来”。另一方面,在苏联,人们已经普遍地学会将这种差异及其引发的烦恼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底,“他们已学会不露声色。而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能过于高声说话。谁倾诉衷肠,谁就暴露了自己”,“集中营预定不仅仅给刑事罪犯用。有独立见解的、不善于谨慎地保持沉默的人会消失不见。官方的看法被强加于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