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经济政策组合谋变

http://www.CRNTT.com   2012-12-14 08:46:56  


 
  其三,新政新气象。一个猜想是,新政府以后会否改变风格,向国际惯例靠拢?即以后不再制定具体的经济指标计划,比如经济增速、货币、信贷、通胀等。只做预测,不定目标。

  ■ 执政新理念

  2013年中国经济会实施一个什么样的政策组合?

  首先,2013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会设定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7.5%还是7%?市场之所以如此关注,是因为这将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

  从长期看,改革能改变和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全要素生产率将会提高,进而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但是短期内,改革与增长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因为中国经济的短期增长动能只能靠政府经济活动扩张,而这会“挤出”私人部门,导致效率下降。过去我们每每遭遇经济下行时,结构改革的宏观政策时常被迫停下来,要进行一些妥协性的调整。

  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要启动改革,必然要接受短期经济增速的下行。问题是,201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否可能下移至7%?

  从经济增长理论看,潜在增长率的前提是所有的生活要素充分使用,也就是假设充分就业。因此,如果实际增长速度不低于潜在增长率的情况下,就肯定是充分就业,甚至可能是招工难。今年1月至9月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已经完成了全年计划新增就业数的114%。这意味着2012年三季度7.4%的经济增速可能还在潜在增速之上。

  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显示,中国的边际资本回报率一直在下降,特别是过去的几年里,下降得格外快。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打鸡血”,谁愿意在报酬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继续投资呢?因此,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投资增长速度一定会放慢的。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今年实现7.5%的增长其实并不容易,这还是来自于下半年宏观政策对总需求的强力扶持,尤其是基建投资的拉动,经济的自主增长动能(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一直羸弱。

  从经济周期规律来看,政府之手即使可以暂时换得强劲数字,长期却甚至可能恶化经济结构。如果不能彻底市场化改革,必然陷入进退维谷境地,而未来潜在增长率的下滑,需要中国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

  何为新的增长点?无论从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反腐”和“共同富裕”,还是李克强副总理表态“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其实都代表了新的思考方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