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舆论当然要聚焦“教授打人”

http://www.CRNTT.com   2012-09-21 11:39:41  


  中评社北京9月21日讯/北航教授韩德强近日在抗议日本游行队伍中动手打了一位老人,并称,被打者“是汉奸”。此事顿时成为网络热门事件。此间知名人士司马南撰文《舆论不必聚焦“教授打人”》,“强烈建议”“社会舆论不要在韩教授与那位老先生情绪化冲突之间浪费太多精力”云云(详见链接)。对此,华商报今天登载王学进的文章《舆论当然要聚焦“教授打人”》指出,舆论必须聚焦“教授打人”事件,因为这并非是一场“情绪化冲突”,而是事关伦理道德、价值观点、法制观念的冲突。王文详论如下:

  20日的《环球时报》上,司马南撰文《舆论不必聚焦“教授打人”》,文章称:“知名教授韩德强近日在抗议日本游行队伍中先动手打了一位老人。此事顿时成了网络热门事件。韩德强对此回应称,被打者‘是汉奸’,‘是不讲理的人’,在游行队伍中‘造谣、诽谤、污蔑,破坏中国人民团结’。”司马先生对韩教授和被打老者各打四十大板,称韩打人肯定不对,继而又说,老人在特殊场合的谩骂,同样不足以称道。然后以息事宁人的口气劝诫媒体:媒体应引导舆论,不要在韩教授与那位老先生情绪化冲突之间浪费太多精力。

  恕我不同意司马先生的高论,正好相反,我认为舆论必须聚焦“教授打人”事件。为什么?因为这并非是一场“情绪化冲突”,而是事关伦理道德、价值观点、法制观念的冲突,其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既重大又深刻,哪像司马先生轻描淡写说的那样,只是情绪失控后的偶发事件。

  从韩教授19日在微博上发表的声明看,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打错了,而是情绪激昂、态度强硬地声明:今后如果在游行队伍中遇到这样的汉奸,该出手时我还会出手!犯了法的,我认罪伏法,但绝不认错。

  咱先不说,你一个年轻教授对一位8旬老人报以老拳,有违人伦底线,突破了国人向来奉为圭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你韩教授又不是法官,在未经法院审判的情况下,凭什么仅因对方观点与自己不同,就指认老人为“汉奸”,而且要用暴力对其实施制裁?

  更何况,老人只是对游行队伍中出现的现象发表了不同意见,即便言论失妥,那也是属于言论自由范围内的事,可以争论,但不能因为对方的价值观与己不同,就要强迫他认同自己的价值观,如若不然,就要诉诸暴力。以韩教授的渊博学识,不可能不知道伏尔泰的名言:我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即便你韩教授不同意老人的观点,但你无权不让老人说话。

  这些问题难道不该拿到媒体上好好辩辩吗?事关普遍价值观和法律常识,这些问题并不像“打人是不对的”这样的常识那么简单,而是非常有讨论的必要,司马先生焉能说“舆论不必聚焦‘教授打人’”呢?问题是韩教授至今连“打人是不对的”这样的公理都不认可,这就更加有“聚焦”的必要了。

  说实话,读完韩教授的声明,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那种动辄给人戴帽子、打棍子的话语方式,一字一句都离不了“造谣、诽谤、污蔑”,再就是真理在握、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和死不认错的强权逻辑,大有文革遗风的味道。通篇博文中散发的那种霸气、戾气甚至匪气,可以说,与当日北京的大游行中出现的破坏行为有某种渊源关系。此种戾气、匪气不除,则暴力爱国的行为就无法避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