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日本“无核战败论”的起源

http://www.CRNTT.com   2013-10-06 12:06:41  


 
  1945年8月15日天皇广播“终战诏书”的当晚,铃木贯太郎首相发表讲话, ―面“感谢和哀悼”为“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定”而战死、受难的同胞,一面号召“开始新日本建设”,特别强调要“致力于这次战争最大缺陷之科学技术的振兴”。8月17日东久途宫内阁成立,新任 文部大臣前田多门在就职时阐述其“科学立国” 的思想时说:“我们败给了敌人的科学,这一事实 被投到广岛的原子弹所证明。”因此,“振兴科学”是今后的重要课题。如此,通过强调原子弹具有“科学史上空前残虐的效果”,呼吁坚信“我民族之优秀”而生出“新的勇气和努力”,把国民情绪从对领导者战争责任的思考引导到“无核战败论”所暗示的科学主义强国梦上。

  这种以无是非价值判断的“科学技术决定论史观”阻断战争责任追究,甚至把战败责任追究偷换为战败原因思考的强国梦,固然可谓统治者为逃避责任而对国民的精神愚弄,但得到了一位青年军官的共鸣。他复员后投身政界竞选议员,推动国会通过原子能预箅案和原子能立法,1959年入阁任科学技术厅长官兼任原子能委员会委员长,再经运输大臣、防卫厅长官而于1982年成为首相。他就是把核电发展称作自己政治家生涯“开花结果”的中曾根康弘。

  中曾根1941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海军 学校教育后到海军任低级军官。美国向广岛投 下原子弹的1945年8月6日,他正在距广岛150 公里的高松市执行运输任务,远处原子弹爆炸后 的巨大蘑菇云印在心里,成了他所谓“核能时代” 使命感的“原点”。然而,投降后的日本被盟军占领,当局禁止研究核能。战争期间曾经领导陆 军方面原子弹研究的物理学者仁科芳雄所在的 “物理化学研究所”受到武装士兵控制下的调 査。1945年11月美军破坏了日本所有的四台回 旋加速器并投弃到海里。中曾根看到新闻报道 后“非常愤怒”,更坚定了“必须以科学技术振兴日本”的决心。1946年,他怀着“作为复员军人报答战死英灵的最高选择就是为了重建日本而站到政治最前线”的心情决意从政,次年4月当选国会众议员。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的对日政筹由惩罚转向扶植,加快准备缔结对日和约。反映在核政策上,美国从1950年4月开始向日本提供核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占领军也许可日本从1952年开始重建回旋加速器工程。1951年1月美国议和特使杜勒斯访问日本,中曾根通过杜勒斯的秘书提交了关于和约的建议书,其中包括日本从事原子科学研究的内容。而1951年9月签署的对日和约中没有限制日本核能研究的条款,等于宣布了战后禁令的解除。

  岂止是解除对日核禁令,这时的美国正处于从军事利用技术垄断向和平利用技术输出的核 政策转换酝酿期。美国开发原子弹耗费巨资并 形成了庞大的科研、工业组织;苏联希望禁止使用、停止生产、销毁所有的原子弹,这意味着剥夺美国的政治军事优势,葬送其多年的国家能力积 累;美国拒绝接受。但苏联并不示弱,于1949年8月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美国总统杜 鲁门命令开发氢弹以保持对苏联的核技术优位,美国1952年12月1日成功爆炸氢弹。岂料苏联 追赶的速度也加快,1953年8月12日爆炸了氢弹。面对核军备竞赛的恐怖前景和美国不可能垄断核技术的现实,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决定向全世界提出和平利用核能、建立国际原子能机构 进行管理的政策构想。1953年12月8日,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这一主旨的演说,希望和苏联一起“把核科学从破坏性的目的转向和平的目的”。这是美国为适应核技术必然扩散的现实而采的新世界战略:主动控制扩散进程,通过核电等“和平利用”项目的输出来稳定和扩张势力范围,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国际政治经济利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