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彭念:中国防长访印的三重战略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12-09-03 09:50:52  


资料图:6月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右)与印度国防国务部长拉朱在新加坡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见。邓智炜摄
  中评社北京9月3日讯/“保持中印边界地区的稳定对于中印都是有利的,这也是中印军方的共识,因此,梁光烈此次访问印度的目的之一——尽量维持中印边界的稳定可以达到。”学者彭念今天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中国防长访印的三重战略意”: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率领23位高级军官于9月2日至6日访问印度,这是七年来中国防长首次访问印度。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中国急需稳定陆地安全形势。而在中国的陆地安全格局中,中印边界问题最为重要。因此,梁光烈访印将与印度军方讨论维护中印边界稳定的措施与方案。

  近年来,中印在海洋领域的竞争日显,梁光烈访印也将与印度海军高级官员讨论海洋安全问题,并很有可能提出建立中印海军互访甚至联合军演的建议。此外,中印两军交流机制因为2010年8月中国拒绝印度派遣一名驻克什米尔地区的高级将领率军官团访问中国而中断,这严重威胁了中印军事交流的机制性。此次梁光烈访印将与印度军事高官讨论中印两军军事交流机制的建设。

稳定边界局势,避免两面受压

  目前,中印边界争端依然悬而未决,并逐渐演化成中印关系中一个极易引爆的导火索。双方对彼此在争议地区的举动都颇为警觉,加大军事部署力度,似有展开战略军备竞赛的趋势,这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双方军事误判的可能性,为边界争端的解决增添了严重的不信任因素。中国对边界争端倾向于采取冷处理方式,即尽量淡化边界争端对中印关系的负面影响,至少不让边界问题成为阻碍中印关系前行的重要障碍。在此基础上,中国尝试与印度建立机制性的对话机制管控双方的误判风险。中国还尝试提出一套加强中印边境地区双方军事人员和机构间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试图通过加强边界地区人员、机构的合作来维持边界现状,并尽可能淡化边界地区的敌对情绪,为今后边界问题的解决奠定合作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