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矛盾焦点上寻找中国经济突围口

http://www.CRNTT.com   2012-08-15 08:05:02  


 
  文章分析,悖论的根源是在经济本身,而不是金融货币政策。换句话说,通过货币投放的方式,刺激和拯救经济的政策,在资金投放环节遭遇了有效需求不足。

  一方面,央行发现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所以迅速出手两度降息,政策密度很大,目的很明确,就是急于通过改善货币供给的环境,搭建起通向实体经济为其“输血”的通道,有力、有效拯救深受资金饥渴困扰的经济细胞,防止经济下滑过速。可是,对微观企业来说,他们既迫切需要低成本资金维持企业运转,也迫切需要产品能有顺畅的销路。无奈欧美金融危机拖延太久,外销和内销的需求增长都十分缓慢,产能和产品无法得到全面消化,生产规模扩大的必要性基本不存在,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只限于维持企业最低限度的运行,没有深度依赖增加信贷的现实基础。

  另外,在温州等许多地方,有些借贷激进的企业,因为不当使用巨额贷款,致使企业无力偿还、甚至破产跑路的现实就摆在面前,企业家心有余悸,宁肯缩小经营规模,也不愿冒险扩大资金使用数量,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信贷增长。

  要是缺少了经济向好的信心,信贷增长下降将是必然结果。当前,经济下滑已成定局,更特别让人担忧的是,会不会加速下行?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平均盈利水平不但将走低,甚至有可能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企业使用贷款不仅无法带来收益,而且将有可能赔钱赔信誉。于是企业行为普遍趋于保守,由过去包括高利贷什么钱都敢用变为小心守业过日子,拒绝银行贷款这个“带刺”的玫瑰,就是洁身自好保存实力的见证了。

  由此来看,央行大降利率,提供最优惠的金融政策,即使资金供给方最卖力气的上门放款,成效恐怕都极其有限。上月信贷规模大幅度走低,正是金融体系有力使不上囧境的反映。

  另一方面,投资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力度和效果取决于政府财政实力的大小。在经历了2008年至2009年强度和力度最大的经济刺激政策之后,执行刺激政策最为积极的地方政府普遍债务缠身,已不具备较大财政实力和经济作为,去推出升级版的新刺激政策。这也就是今年我们看到的现实一幕,地方政府在一季度的3月和第三季度的7月都制定和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数万亿投资计划设想,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付诸实施的寥若晨星,恐怕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经济下行拉低了财政收入水平,刺激计划因之无法变成立竿见影付诸实施的政策推动力,也成为信贷降幅反而下降根源中重要的一极。

  据财政部的数据,7月全国财政收入106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808亿元,增长8.2%。税收收入9077亿元,同比增长4.6%,增幅降至10%以下,这既是经济下行减税的结果,也是财政承担刺激经济能力弱化的依据。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亦表明,7月出口增速同比仅增长1%,为6个月以来的新低。无疑,在世界经济不断动荡的年份,已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中国经济,想要在不改变产品贸易的条件下,完全摆脱金融危机肆虐的影响,不但在高额外汇储备下不可能,而且出口产能过剩也在国内无法消化。

  文章最后说,当今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已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问题大不相同,单纯经济刺激计划需要因时因势而变,共克难关共度时艰,不应单单依靠国有经济体,更应发挥和调动民营企业的力量,发掘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