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美国枪击案频发为何仍不禁枪

http://www.CRNTT.com   2012-07-23 10:19:48  


  
惨痛的代价换“自由”,值得吗? 
 
  可以买枪,但不能携带,“自由”并不货真价实 

  这个问题,是每一次枪击案发生后,很多人都要问的。美国人为“不禁枪”付出的惨痛代价全世界有目共睹(但纠正一个流行的谬误,很多人常说美国每年死于枪杀的有3万人,其实很大一部分是自杀),为什么还不赶快把枪禁了得了?

  私人可以持枪,有两个层次的自由:1,免于政府镇压的自由;2,免于遭到不法侵害的自由。对于第二个自由,其实现在的持枪规则是很难完全保证的,美国越来越严格的携枪规定(很多州规定公开场合不许配枪, 如发生枪击案的校园、电影院等)只会让有枪但不能携带的守法公民面对持枪歹徒束手待毙。从这个意义上讲,私人拥有枪支对不法分子的威慑力就小了很多而相对付出的代价就不那么值得。

  但或许可以这样想:彻底禁枪会令守法公民完全失去自卫武器(连对家庭领地的保护都做不到),而真正的犯罪分子,怎样都可以找到枪,只是给他们增加了一些麻烦,但是这些麻烦会多大程度上打消、阻碍他们的行动,是很难轻易下判断的。
 
  没有这个“自由”,“代价”也可能会有

  社会上枪支多寡与犯罪率的关系并不想当然地明确,华盛顿曾经实行了32年之久的禁枪令,谋杀率非但未减反而明显增加。 

  2007年哈佛法律与公共政策杂志研究报告发现,世界上人均枪支最多的七个国家,年谋杀率是十万分之一点二;而人均枪支最少的九个国家中,年谋杀率却是十万分之四点四。 

  不过,这些统计也不能证明严格禁枪和犯罪率增高何为因果。所以,轻易地把这些悲惨事件看成是枪支泛滥的“代价”就已经默认了这些枪击案如果在“禁枪”的美国就不会发生,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哀悼死者,但不能把他们简单定义为开放枪支的牺牲品。(来源:腾讯评论今日话题2012-07-22)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