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论文博士”是大学之耻

http://www.CRNTT.com   2012-05-07 12:11:09  


 
建理想大学从反“论文博士”始

  2012年05月04日10:41 辽沈晚报 庞岚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的诗句讲的是山中的泉水没被污染,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如今的高校世俗化很厉害,泉水未出山就已经浑浊了。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认为,高校的道德高地已经失守,社会上很多腐败现象都可以在大学里找到。

  或许有人会认为,高校立足社会,难以独善其身,所以这样的现象很正常。若是真的把高校打造成象牙塔,学生走出来岂不是难以适应现实社会?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93年前高校教书育人的目标仅仅是“适应现实社会”,还会不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让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高校培养出来的年轻人绝不应该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的那样 “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任由那样的情况发展、蔓延,则可以说国智、国强的后备力量未曾年少却已垂暮,而我们的社会也难以寻觅变革的种子,更无法保持前进的活力。

  近日有报道说,清华大学回应厅长读博不上课,称系“论文博士”不但不用上课,入学也无需统考,入学后要做的是“明确一个论文写作方向和指导老师”。笔者以为,建设一所理想大学,可以从反对“论文博士”这一类的事情开始。

  如今,从本科生毕业到教授评职称,所谓的“量化考核”,已经让论文二字和学术研究几乎没有了太大的关系,反而促成了剽窃、抄袭现象的泛滥。显然,从大学筛选人才,到社会上的职称评审,都需要一个更完善的程序。

  至于高校与权力的关系,早几年就有报道提到“官员博士大跃进”的背后有“权学交易灰幕”。与此同时,高校里的教授却热衷于做官。别把高校变成官场,这也可以说是建设理想大学的一个“底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