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南海问题如何与美国金融霸权抗衡?

http://www.CRNTT.com   2011-10-14 11:51:43  


资料图:中国船只与美国海军监测船在南海对峙
  中评社北京10月14日讯/“指望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扮演有利于中国的角色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核心利益碰撞的事实决定的。解决南海问题,要清醒认识中国在东亚区域的核心利益,乃是通过不懈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协调处理区域性公共问题,使中国逐渐成为东亚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主导性国家。”南方网今载北京学者程亚文评论文章“南海问题如何与美国金融霸权抗衡?”,全文如下:

  南海权益纷争今年进一步激化,不仅越南、菲律宾等国与中国分庭抗礼,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也都加入了南海争端大合唱。这对中国维护南海权益提出了严峻挑战。 

  当前南海争端激化,以及中国处理南海问题,一定要知其根本是因为美国霸权在东亚区域受到越来越大冲击,中国在南海的作为在美国看来已威胁到其核心国家利益,实质上是大国争端。而印度、日本、越南等国不过是做了大国争端的棋子,它们对南海的战略需求与中美两个大国完全不同。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逐渐退出物质生产领域,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同时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美国经济日益虚拟资本主义化,因此美国需要以军事霸权维持美元霸权即金融霸权,这样才能保证美国发行超量美元货币“打白条”维持价廉物美的美式生活方式。美元霸权的主要表现,是世界主要实体经济区对外贸易往来主要用美元计量、结算并以美元作为储备单位。当前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实体经济区,美国必须保证这一区域长期以美元作为国际流通货币,否则美元霸权在东亚区域的崩溃,就意味着美元霸权在全球的崩溃。对此可能带来挑战的,是随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人民币地位日益强势且有可能成为新的国际货币。 

  过去十余年间,美国忙于反恐战争,对东亚区域的关注显着减少。中国在此期间致力于推动东亚区域的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目前中国已与东盟国家形成自由贸易区,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也在谈判过程中,东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趋势也已出现。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同步,作为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其货币即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一些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开始与中国进行货币互换,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成为结算单位甚至储备单位,也就是说东亚形成人民币圈,已经初现端倪。东亚经济一体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东亚区域经济逐渐脱离美国控制,这是对美国霸权的巨大威胁。2009年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时任首相的鸠山由纪夫提出和中国一起建设“东亚共同体”,引来美国极力反对,美国还有意恶化冲绳美军基地搬迁问题将鸠山由纪夫赶下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日本在经济上并进而在政治和安全上脱离美国的安排。而南海作为连结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亚洲“内湖”,一旦处于中国影响范围,东盟国家必将完全与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联为一体,人民币在此区域将取代美元的作用,这已碰触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也因于此,去年7月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高调表示美国将会介入南海事务。自此以来,美国在此问题上加强了对东盟一些国家的支持力度,这也给一些国家挟美抗中提供了心理支持,当前南海问题已经国际化。 

  美国当前对华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亚制亚。也就是说有意激化周围国家与中国的矛盾和冲突,将其他国家从中国身边拉开,使近年来进展良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受挫或使其不受中国主导。为防止东亚经济脱离美元控制,美国近年还竭力拉拢日本等东亚国家加入由其主导的环太平洋经济共同体(TTP)。当然,与此同时,美国并不鼓励其他国家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它所希望达成的效果,乃是“可控制的动荡”。

  美国以亚制亚战略给中国带来双重困境。中国如果因此陷入到与周围国家的严重冲突中去,则恰中美国之怀,会使周围国家加速离开中国的怀抱,中国近十余年来辛辛苦苦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成果将毁于一旦。而中国如坐视不理周围国家对中国权益的侵蚀,则不仅中国在亚洲的权威受到挑战,中国在亚洲保证自身权益也变得困难。无论是有所作为还是虚静无为,中国都已面临国家利益与国际权威受损的困难之境。 

  南海争端激化以来,有人主张缩小中国在南海的主权要求范围,有人主张争取与美国达成更多协调,有人主张采用武力方式解决问题。这些设想或有损中国国家利益,或短期有利而长期有害,或根本就没有可行性。应该明白的是,指望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扮演有利于中国的角色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核心利益碰撞的事实决定的。 

  解决南海问题,要清醒认识中国在东亚区域的核心利益,乃是通过不懈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协调处理区域性公共问题,使中国逐渐成为东亚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主导性国家。在南海权益上过度退让,会给周围国家以中国行动无力形象,无助于树立中国在该区域的权威;而如果过度强硬,也会使中国在周围国家中失去文明感召力,加速把周围国家推入其他大国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