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从人口结构变动看宏观经济现实问题与未来走势 | |
http://www.CRNTT.com 2011-07-12 08:37:11 |
劳动力减少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 问:近几年,各界对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的讨论越来越多,争议也较大。您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会不会因劳动力减少而在未来10年大幅放缓? 彭文生:潜在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增长、资本存量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平均在10%左右,这其中有劳动力供给的快速增长、高储蓄率支持下资本存量的扩张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三个方面的贡献。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满15周岁不到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是9.2亿,比2000 年的8.25亿增加了将近1亿人。据统计局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10年每年适龄劳动力资源在9亿左右,前几年9亿多一点,后几年9亿少一点。尤其是2013 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也就是说,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甚至是负面的因素。 因劳动力供给减少而拖累经济增长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先例,比如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尤其明显。但中国有一些特殊因素,增加了判断未来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性。一个是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从经济供给的角度看,城镇化意味着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生产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城镇人口达到了6.6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比2000年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而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0年上升了9.86个百分点。50%的城镇化率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还在扩大,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在未来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未来城镇化率上升的速度可能比过去10 年有所放缓,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可能降低,近几年农民工供给趋紧是一个迹象。 另一个补偿因素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意味着同样的劳动力供给,平均生产效率增加。但是,这也意味着经济结构要调整,要改变过去依赖低端劳动力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在调整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可能存在技能错配的失衡。近几年,一方面,有农民工短缺的现象,低端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工资较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工作年龄人口中,15岁到24岁之间的人数在过去10年增速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中学和大学入学率有较大提高。结果是低端劳动力中的年轻劳动力供给显着下降,但是现有经济结构对低端劳动力需求仍然大,所以工资上升压力增加。同时,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增加,但受限于现有的经济结构,对此类劳动力需求增加不够快,工资增长较慢。 总体来讲,工作年龄人口的变动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5~10年显着放缓。城市化所释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将部分抵消工作年龄人口总数下降的影响,但难以完全弥补。依据我们对中国经济生产函数的估算,考虑到劳动人口、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未来可能走势,估计“十二五”期间中国潜在增长率在8~9%左右,和过去10年平均10%的增长相比显着放缓,“十三五”期间增长将进一步下滑。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