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说人话办人事,吴阿姨怎能不红!

http://www.CRNTT.com   2011-06-23 10:59:18  


假大空的话听了太多见了太多,“吴阿姨”这类肺腑之言可以多一点。
 
  在生活中“做一个人”

  真正的潮,不是赶时髦,而是把生活变成教育。其实吴阿姨做的说的太平凡,平凡到没有任何夸耀的资本。“看到他们老不洗衣服,老不收拾房间,我就忍不住要说;熬夜、挂科,我都要骂。”说的做的都是“老一套”,无非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言传身教教孩子“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如果我们所有人领悟到陶先生所说“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们才会发现吴阿姨的可贵,也会明白,教育高尚但很简单——于生活之中“做一个人”。

  套话制造距离,真话最动人

  大学的脸悄悄地改变,变得更加亲切可人。去年,走红的是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他就以“潮语”征服了学生,获得了“根叔”的美称,“根叔式演讲”走红大江南北。一个语言亲切、不拘一格的大学校长,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官话套话令人产生距离,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学生。
 
社会上应该多一些“吴阿姨”

  所谓荣誉和尊严,收获与成就,本不应该变成“赢者通吃”式的价值观黑洞。平等的尊重与待遇,才应该是对价值的肯定。

  高校充满套话,让人遗憾

  大家或许会遗憾,自己无缘经历如此动人的毕业典礼。毕竟近20年来大学礼堂中,少不了领导们工作报告式的官话和套话,鲜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如果,以这些单调空洞的语言来作为大学生涯的终点,不仅不够“给力”,更是对大学精神的颠覆。什么是大学精神?一个共有观念是,应当更开放、更包容、更实事求是。如果高校里充斥着官僚气,做什么都循规蹈矩、毫无创意、墨守陈规,那大学的活力从哪里来?大学的创造性从哪里来?大学的号召力从哪里来?

  “仪式感”发言没必要

  任何领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风,这些文风即是话语的机制,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话该怎么说,背后都潜存着一种社会作用力。要想挣脱,其实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尤其是行政色彩极浓的领域,公共发言充满了仪式感,在这仪式感的背后,发言者以味同嚼蜡的语言让公众失望。“根叔”、“吴阿姨”的走红,也让我们更迫切地希望看到,套话、假话可以少一些,真话、实话可以多一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