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俄能源合作道路坎坷

http://www.CRNTT.com   2011-06-14 11:10:03  


中俄原油管道线路图(资料图片)
  中评社北京6月14日讯/从今年年初开始,俄罗斯多家媒体接连跟踪报道有关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发生经济纠纷的新闻。最近几天,这类报道不仅更加具体详细,而且还不断披露俄罗斯有意放弃同中国公司联合开发东西伯利亚油气田计划,继而转向寻求与日本展开合作。在本月即将展开的中俄两国首脑峰会前,俄媒体大肆报道有关纠纷,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如果报道属实,这既对中俄两国在能源战略合作领域造成重大冲击,而且也让外界再次怀疑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否牢实。学者郑浩撰文“中俄能源合作道路坎坷”,详论如下:
  
中俄石油合同争执各说各话

  2009年2月中俄两国签署“石油换贷款”协议。根据协议,2011年至2030年俄罗斯通过东西伯利亚石油管道向中国出口3亿吨原油,俄两家公司——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和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从中国获得合共250亿美元的贷款。但最近俄罗斯多家媒体(《生意人报》、《新闻报》、《标志报》等)不断报道,早在年初时,中俄双方在石油供应量及价格问题上出现纷争。中石油曾要求俄国家石油公司和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提高每年向中方输送石油的供应量,即目前的每年1500万吨增至3000万吨。与此同时,中方还建议修改购买俄石油的运输费价格,把原来的经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到中国直线起点的斯科沃洛季诺原油运输价格,从现时的每吨1815卢布(约64美元)下调7%。原因是,中方目前支付的运费是到科济米诺港口的价格,而非到中国直线起点的斯科沃洛季诺。俄有关公司已经证实,在未经双方商谈的情况下,中石油子公司中联油(ChinaOil)1月份支付给俄公司的款项“单方面减少了7%(相当于3840万美元)”。

  中方提出有关调整建议后,虽然俄方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俄舆论援引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尼古拉.托卡列夫的话说,如果俄方接受中方的调整建议,那么“到2030年,俄方将损失282亿美元,其中俄石油公司损失169亿美元,俄石油管道公司损失113亿美元。显然,俄罗斯是不能接受这样的损失的”。至于提高向中国出口原油量,有关报道指,俄方也并不愿意,因为从科济米诺港出口对俄更为划算。俄罗斯的目标是试图让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成为面向亚太地区的“标准品牌”,因此需要扩大这一方向的出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