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北大为何容不下“思想偏激”学生?

http://www.CRNTT.com   2011-03-26 09:46:18  


 
  一名元培学院的大三学生告诉记者,元培学院的学生大多是以各省市前三名成绩入校的“天之骄子”,许多学生的言谈、思想都个性十足,因此很难界定谁属于“思想偏激”。“错误的会商很容易埋没这些学生的个性。”这名学生说。来自法学院的研究生小杨则认为,北大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闻名,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很容易让人产生“校方禁锢北大学生思想”的理解。

  对此,北大学工部副部长査晶表示,会商工作也会关注一些思想偏激的学生,主要是因为有一些学生经常夸大学校工作的一些细微漏洞,“比如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

  校方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要“会商”那些爱批评学校工作的同学。也就是说,那些爱批评学校工作的同学就是“思想偏激”!就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这是什么理由?这就是倡导“思想自由”的北大?这就是“兼容并包”的北大?说实话,看到这样的理由,再想想北大的办学理念,真是有夫复何言之感。

  首先从管理和组织原则来看,学校连饭菜问题都不允许学生评价,这是违背了最基本的管理原则,这是不符合组织原则的啊!“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正确的对待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这应当是我们各级组织和各个部门对待批评最基本的态度,何以在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的五四运动的诞生地北京大学发生拒绝最简单地批评呢?

  再就是从北大的使命来看,这里可是从全国各地招来的最优秀的学生(当然是指现行考试制度下的最优秀),既然是最优秀,他们哪一个不是智力超群,个性独立,思想敏锐(部分非竞争性考试进来的除外)?北大肩负的使命是把他们培养成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各行业的矫矫者。而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激活他们的潜能,从而成长为真正的创造性的人才。但是,我们的制度不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而是禁止批评,严防异端,对于不同意见者以“思想偏激”的大帽子框之,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噤声,搞自已说了算,搞教霸,学霸,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以听话教育为目标,这样的教育怎么能培养出大师,怎么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其三是从人才成长的环境来看,任何杰出人才的成长,都与环境有关,这个环境就是自由,只有有了宽松的环境,才能万类竞发。历史不可能重复,但是历史可以镜鉴。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回顾北大那段辉煌的历史,当时的那些大师,哪一个不是“思想偏激”的学生或老师,他们的成长成才,甚至后来成名,可以说完全得意于当时北大宽松的学习和学术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没有偏激的思想,只会有浅薄的思想!没有偏激的头脑,只有平庸的头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