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 |
中国作家富豪榜 不过是春药 | |
http://www.CRNTT.com 2010-11-17 14:43:18 |
“尽一切可能开辟新的宣传渠道,同时我会督促销售部在各地重点码堆此书。现在我们正在各地设置专柜,那样效果会更好。”黎波说,这一套动作下去后,每次签售都战果显着,书店高兴,读者满意,“出版人就更不用说啦!” 采访进行中,金丽红起身去电脑前看了看,随即兴奋地宣布:“今天,《幸福了吗?》在当当网和卓越网的销量都是第一名!”对于作者白岩松,金丽红也是赞不绝口,“这本书能畅销,他起到关键作用!”她认为,首先是白岩松的公众认可度高,大家信任他,“他是偶像派加实力派,男女老少通吃!”同时他还经常主动提出一些营销构想,比如通过新兴媒体做营销,去图书销售火爆的网络书店做视频访谈等。 “访谈后网站也愿意强推,直接就拉动了图书销量!”金丽红说,现在在当当网上,《幸福了吗》每天的销量达到1000多本,这相当于北京图书大厦一个月的销量!网站卖得好,又反过来促进实体书店更加重视这本书,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获得渠道优势。 针对性:针对性,还是针对性 在金黎看来,现在的购书人群有三大类,第一类是12岁到18岁的青春阅读群体,他们是阅读主体,他们的阅读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增长阅历为目的;第二类读者是18岁到36岁的青年白领读者,这部分人阅读是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为主;第三类是银发读者,以55岁至70岁的人群为主,这些人有钱、有闲、有阅读欲望,是满足愿望和偏重实用性的一群读者。 黎波说:“面向这三大人群,我们的书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销量相对也就会大。” 金丽红补充说:“出书前的第一件事是先问自己:我出的这本书给谁看?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后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行业揭秘人: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 成功关键词:推广平台 2010年11月9日晚,怀尧访谈录在昆明机场学者书店采访时,正好遇到一位读者在购买小说《怒江之战》。第二天中午12点,在位于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的德胜国际中心10楼,我们见到了这部小说的出版人沈浩波。 与不少出版机构狂签名家作品所不同的是,沈浩波和他创立的磨铁图书,一开始走上的就是一条草根原创出版之路。这还不够,沈浩波说,他出版的《盗墓笔记》的影视版权已经被好莱坞购买,“预付款高达200万美元,小说和漫画也在海外推出了! ” 大学毕业后,酷爱写诗的沈浩波为养活自己,开始走进了出版行业,“因为这个行业门槛很低。”但事情并非他想像的那么顺利。2001年,他借了十几万元,注册了图书出版公司,结果出版的书根本卖不出去,借来的钱不到半年就赔光了。沈浩波事后将原因归结于,“当时就是文人心态,没有调查过市场,想当然地策划出一些书。” 吃一堑长一智,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沈浩波陆续推出了春树的《北京娃娃》、孙睿的《草样年华》,这些书在年轻读者中激起了不俗的反响,而真正让沈浩波声名鹊起的,则是超级畅销书《诛仙》和《明朝那些事儿》系列。 可贵:拜见作者的习惯保留至今 2006年年初的一天晚上,沈浩波在浏览天涯论坛时,无意中看到一个讲历史的帖子,作者署名“当年明月”,文章内容与明朝有关。看了不到一千字,沈浩波开始激动起来,“因为它对历史的传播找到了一条新路,而且表达方式非常新锐,这种讲述以前从未见过。” 沈浩波开始疯狂地联系“当年明月”,他连夜发动亲朋好友帮自己寻找“当年明月”的联系方式。“找到联系方式的第二天,我马上就去广东,找作者当面聊。” 沈浩波的举动让“当年明月”既诧异又感动,两人见面后聊了整整一下午,颇有相见恨晚之感。现在,沈浩波很少亲自去找稿子,但拜见作者的习惯,他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他说:“我觉得这是对作者价值的尊重。”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