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相关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0-10-04 11:06:54  


两岸关系亟需军事互信的补强
  中评社台北10月4日讯/“目前两岸官方对于推动军事互信机制讨论,目前似是‘台湾冷、大陆热’,而在台湾内部的状况,则呈现‘官方保守、民间积极’的现象”;“ECFA时期,军事互信机制已成为北京下一阶段对台诉求的主旋律:但对于台湾而言,无论从考量内部政治因素、两岸关系进程的节奏、乃至于周边大国的态度等角度出发,军事互信机制牵一发动全身,必须谨慎应对,争取台湾最大利益及维持两岸良性互动,并确保内部政治的稳定。”《中央网路报》今天登出选自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大陆情势双周报1583期的特稿“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相关问题”,文章内容如下:

    (一)前言

  长久以来两岸受制于政治现实,建构军事互信机制出现“盍各言尔志”的情况,尽管双方各自有所政策宣示与片面作为,但却未出现实际交集。以台湾而言,早在一九九五年四月,“国统会”便提出两岸建立交流与互信机制之声明,一九九八年四月,“行政院”萧万长院长便曾公开表示为避免因误判引发战争,台湾与大陆方面应交换军演信息,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同年十二月,“陆委会主委”张京育则在年终记者会中,呼吁对岸认真考虑台湾所提出的合作倡议,包括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在内,具体内容包括“国防”预算透明化、终止两岸军事对峙状态、互不以对方为军演目标等,一九九九年李登辉在“国统会”中,再度呼吁两岸应借镜欧洲安全合作会议的经验,逐步建立两岸和平稳定机制,又自二○○二年以来,台方(包括前民进党政府时期)于每两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中均提出类似主张。

  至于在对岸方面,北京当局在二○○四年的五一七声明、二○○五年三月的胡四点,以及二○○五年四月的连胡五项共同愿景中,都曾提到“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在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所发表的胡六点中,也明确指出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

  自二○○八年以后,两岸关系出现大幅度改善,双方都同意以先经后政、先急后缓,以及先易后难为原则,采取谨慎与循序渐近的步调,建构未来的两岸互动。如果未来功能性、经贸性,以及事务性协商的进展大体顺利,如何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相关课题,也可能随之浮上台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