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熊丙奇:仅“清退”研究生还不够

http://www.CRNTT.com   2010-09-22 11:35:31  


华中科大清退307名硕博生事件持续发酵。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讯/“真正办学,是不惧怕问题的,华中科大迈出了揭开问题的第一步,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甚至有必要对招生、培养、管理中的失责、‘权钱交易’进行问责。如是,才能清理一系列不合格的制度,从教育角度与学术角度,建立全新的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新体系,让研究生教育回归正途。”南方网今日登出教育学者熊丙奇的评论文章“以清退开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其内容如下:

  华中科大清退307名硕博生事件持续发酵。媒体调查发现,被清退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如武汉地方一名局长以及荆州公安局局长等。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而制定的研究生单考政策,如今已成为官员和企业高管获取文凭的渠道。

  看完这篇深入的报道,我的第一感觉是,要是华中科大自己做一份“清退”调研报告,并以此清理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那该多好!

  早在华中科大清退事件爆出之际,在不少舆论的高声赞扬中,我就很不识时务地泼冷水,认为不值得为清退叫好,因为造成这么大规模的清退,恰是研究生教育把关不严的结果。清退不过是一种修补措施。而媒体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比我想象中还严重。可以说,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已经系统化、全局化。

  在招生环节,研究生单招政策不但成为官员、老板的升学“福利”,也成为学校用学位换资源的权钱交易通道。据华中科大教授介绍,官员、老板进入华中科大读硕士,是根据教育部规定——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作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方可参加单独考试。所有考生要经所在单位同意并有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参加单考,而单考就是学校自己命题;官员、老板进入高校读博士,有的是通过了学校自己命题的考试,有的甚至不需要任何考试。学校和导师,特别乐意招收官员和老板,因为招收非定向(全日制)博士生,学校、导师基本赚不到钱,而招收官员、老板这些有资源的人士,不但不需要导师承担课题经费、参加学术会议的差旅费,还可以获得科研项目和经费。可想而知,在这些利益交换中,针对官员、老板的招生,根本就没什么学术标准,教育公平也被践踏。

  在培养环节,坊间传言多时的官员派秘书上课、上课极不认真、学校要求极低、求学只为了一张文凭,一一得到验证。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教授介绍,有些官员学生派秘书上课记笔记、做作业,这在高校是公开的秘密,很多人都知道;对一些不经常上课的官员,有的导师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校一名教授的经验是,“太严格的话,会导致很多人拿不到学分,最后学校会追究导师的责任,指责老师的课讲得不好,不能吸引学生来听。”另外,此次清退的硕博生中,有不少已经在求学期间实现了升迁(可能以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名义达到相应学历要求),于是觉得学历已经没啥用场了,进而放弃继续读博。虽然选择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自由,然而,这种选择,无疑赤裸裸地表达出重视学历而不重视学力的求学心态。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