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台湾交通困境 不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10-09-15 11:43:32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飞快,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评社台北9月15日讯/逢甲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系副教授李克聪今天在《中国时报》登出文章“不智慧的交通困境”。作者认为:“‘不智慧’交通之形成首先在于缺乏人性化之规划设计,实施时又因为不适当之委外机制导致规划、管理及使用单位之介面过多,常有建置不一致、不连贯及优先顺序错乱之问题。政府相关单位必须建立适当的规划管理制度及委外招标机制。最重要的是,掌握ITS正确思维,善加运用先进科技进行交通规划管理,才能真正达到交通运输安全效率及节能减碳的智慧目标。”文章内容如下:

  当今全世界尤其是先进国家正全力发展智慧型运输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台湾也一样。这几年包括“国道”、省道之高快速公路及主要城市之高架道路,与包括高铁、捷运及聪明公车等先进大众运输系统陆续已建置完成,开始将ITS作整体应用。其中“国道”的匝道仪控与电子收费、各公路与大众运输系统的即时动态路况信息及大众运输之电子票证等尤其受到瞩目,其实施成效如何?真的更有“智慧”吗?

  笔者约两个月前开车由台北的建国高架道路转高速公路要到桃园机场,建国高架正在作路面重铺的施工,由于没有任何的相关信息显示,许多车辆进入了高架路段才被迫改道,浪费了许多时间,使我差点赶不上飞机。类似未善加利用即时动态信息系的情形十分常见。偏偏在相关的道路上均有设置电子看板,以建国高架为例,其电子看板通常布设在“已”进入匝道处,不但设置位置不当且通常只能看到“XX路段交通顺畅”的无用信息。

  笔者常由基隆开车行驶“国道”三前往北县永和,在汐止系统交流道前通常仅看到“‘国道’一至机场交流道四十分钟,‘国道’三至莺歌交流道三十五分钟”等旅行时间信息。直到转入“国道”一后才看到电子看板显示“前方十二~十七公里壅塞”,使我错失行驶未塞车道路机会。

  再以“国道”之匝道仪控为例,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在周日由宜兰礁溪坐客运班车回台北的经验。礁溪进入北宜高速公路的匝道,由原本只需二十分钟的车程变成必须花费九十分钟,这是因为匝道仪控严格管制进入高速公路之车辆所致。这样虽然保障了高速公路的车速,但却使地方道路严重回堵打结,而且由于缺乏大客车优先策略,大众运输更加令人却步,造成私人运具使用率无法下降,北宜之间假日交通问题日益严重。这几个案例均显示了目前台湾地区“不智慧”交通之困境。

  笔者在三年前调查显示,高速公路用路人最想知道的即时信息为车祸、施工、掉落物及故障车等不正常路况信息。所以相关单位应以各种侦测设备及方法,侦测判别不正常路况,并即时完整地将相关信息及替代道路告知用路人。

  其次高速公路行之多年的匝道仪控,常常在主线车辆并不多的情况下,许多车辆在匝道仪控管制下被迫停车,不但耗油而未能节能减碳,更将原本随机到达匝道之均匀车流,以红绿灯管制成不均匀车流,增加汇入困难并干扰主线车流。由先进国家交通管理经验,用路人可由匝道仪控状态,适当选择行驶高架道路或桥下地面替代道路;然而目前台湾地区高速公路的匝道附近通常并无替代道路,且主要由主线的交通顺畅度决定匝道红灯时间,因此在连续假日常出现严重塞车。

  笔者建议高公局全面检讨各匝道的几何条件,优先调整延伸匝道进入主线之汇入长度及增加大客车专用匝道,并在缺乏替代道路之匝道尽量不使用匝道仪控。如在长假过饱和车流状态下,可考虑将几何条件不佳的匝道封闭或只允许大客车进入,并事先全面强力宣导告知用路人,以减少对小客车交通冲击。

  “不智慧”交通之形成首先在于缺乏人性化之规划设计,实施时又因为不适当之委外机制导致规划、管理及使用单位之介面过多,常有建置不一致、不连贯及优先顺序错乱之问题。政府相关单位必须建立适当的规划管理制度及委外招标机制。最重要的是,掌握ITS正确思维,善加运用先进科技进行交通规划管理,才能真正达到交通运输安全效率及节能减碳的智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