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佛舍利:千年入世与出世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3:44:25  


 
  越来越多的佛舍利

  尽管批评声不断,法门寺的做法还是得到了很多地方的效仿。

  2008年10月,兖州兴隆塔出土宋代佛骨舍利。这个一直低调的山东小城很快就围绕佛教文化规划起了一个高规格的文化园。2010年的招标书显示,兖州兴隆文化园一区B标段的面积就有6304平方米。

  前些天,黄心川受邀到兖州考察。他惊讶地发现,兖州几个大寺庙“超出预期的漂亮”。在与兖州相邻的汶上县,因发现佛牙舍利,目前投入也在1亿元左右。

  最近5年间,黄心川受邀参加了不少这样相关会议,“全部都是政府出面,市长亲自出来接待吃饭。组织出书,都把专家的文章放在前面,作为见证。”

  汪海波说,这种状况在20年前的中国不可想象。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根据有关部门指示,佛舍利更多作为文物,主要注重保护。

  但在2000年后,每一次佛舍利出土都打上了“轰动世界,震惊全国”的烙印。但其中相当部分并不符合“三大原则”。

  佛舍利多了,“证据”的重要性就显示了出来。山西一个地方曾找专家要求鉴定70年代发现的两颗佛牙,“结果说根本不是人间所有的东西,这个玩笑开大了。”汪海波说,这是一个误区:佛舍利是信仰物,不能牵扯真假之事,“地方政府显然并不清楚这个根本问题”。

  虽然有所担忧,但杨曾文认为,只要适当呼吁,对佛舍利出土采取极其严肃、慎重的态度,这一问题还是可以妥善处理。

  根据历史记载和中国的文物资源状况,如果把佛舍利大规模现世看作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汪海波则认为,那么至少还会持续10年时间。

  佛教经典中有关佛舍利的记载

  舍利,本来是遗骨的意思,通常指佛陀的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圆寂后焚化的遗骨。《金光明经。卷四》解释为:“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从佛教典籍记载及流传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可知,佛舍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未烧尽的遗骨残片,如牙齿、指骨和顶骨等,另一种是《释氏要览》中记述的五色光莹坚固子和白色珠状物。牙齿、顶骨和指骨较稀有,而后者,即所谓“舍利子”居多。

  佛顶骨,梵文音译“乌率腻沙”。本指佛顶肉髻,乃佛陀三十二相之一,“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无上依经》);佛涅后特指顶骨舍利,“顶骨坚实,穷劫不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531),是“八十随形好”之七十八好。

  佛典描述不同佛顶骨的形质:《洛阳伽蓝记》卷五记“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续高僧传》卷三记“周尺二寸,其相仰平,形如天盖”;《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记“高五寸、阔四寸许,黄紫色”;《法苑珠林》卷二九记“广二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等等。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佛舍利主要有七处

  北京招仙塔的佛牙舍利(1900年),镇江甘露寺铁塔的舍利(1960年),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的舍利(1981年),陕西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1987年),辽宁朝阳北塔的佛血舍利(1988年),山东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的佛牙舍利(1994年),杭州雷峰塔的佛螺髻舍利(2001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