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美国“阿富巴”战场换帅与南亚局势

http://www.CRNTT.com   2010-06-29 10:29:34  


  中评社北京6月29日讯/6月23日奥巴马“挥泪斩马谡”,把年前自己派遣到“阿富巴”战场的美国最杰出的打击抗美势力的指挥官迈克科里斯特撤换。奥巴马不惜“急流换马”所为何事?此对南亚局势将会产生什么影响?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黄琦淑的文章《美国“阿富巴”战场换帅与南亚局势》,内容如下:

  6月23日奥巴马“挥泪斩马谡”,把年前自己派遣到“阿富巴”战场的美国最杰出的打击抗美势力(anti-insurgency)的指挥官迈克科里斯特(Stanley McChrystal)撤换,因为《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记者把前线指挥部饮酒时间的谈话内容(对白宫领导多有不恭)公诸于众,触犯了军人服从文人政权的纪律。

  《滚石》杂志记者的真实报道反映出两大内情:一是“阿富巴”战场最高指挥部头上的文人“指挥链”(chain of command)可谓一团糟,缺乏必胜的坚强意志;另一是美国对阿富汗局势已经失控,打也不成,和也不成。

  奥巴马不惜“急流换马”,聪明地劝说中央军区司令、伊拉克战场上“加油”总指挥、扭转乾坤的英雄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接替迈克科里斯特,既塞住政敌挑剔之嘴,又挽回失去的总统威严,却解决不了上述的两大失控。

奥巴马对阿富汗战事心不在焉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对局势悲观。他指出:美国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大战争形势完全不同。美国在伊拉克花了天价至少还使得中东阿拉伯国家少了一个与美国格格不入的政权,但阿富汗却不是美国军事力量能起任何变化的社会。

  “阿富汗是帝国的坟场”,美国无法改变这一定律。弗里德曼指出美国在阿富汗训练本国军队是多此一举。阿富汗人生下来就会打仗,没人训练的塔利班能和训练有素的美军打个平手。问题在于阿富汗人并没有美国人那种打击塔利班的热情,虽然很多阿富汗人并不喜欢塔利班。

  讽刺的是:当年在参议院时奥巴马对布什的“加油”和彼得雷乌斯担任伊拉克前线总指挥都不热情支持,前年他竞选民主党内总统候选人时战胜希拉莉的王牌之一就是他一贯反对伊拉克战争,和平运动是他的最大选票银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