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816”巨洞里藏着多少核秘密?

http://www.CRNTT.com   2010-05-20 14:03:53  


韩志平和老伴、儿子韩明、儿媳贾丽、孙子韩兆宇都是“816”的职工,一家三代命运随“816”沉浮。
 
  1966年,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甘肃“404”厂,向专门负责核武器开发制造的国务院二机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前身)报告:四川省涪陵地区白涛镇条件较好,建议在此处建设中国第二套原子能反应堆,代号“816”,应对迫在眉睫的世界核大战。
 
  报告迅速被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于是,在“404”一分厂负责保卫工作的副厂长韩志平,又一次奉命南下去搞“816”的筹备工作,日后担任了副厂长,主管保卫、教育。
 
  “当时只知道我爸整天出差,干什么他从来不说,我也不敢问。”韩明说,“我们404长大的孩子,上学时就被老师教育:不该问的别问。”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子承父业是很自然的。1969年,17岁的韩明从插队的甘肃玉门来到816厂上班。尽管父亲是主管保卫工作的副厂长,母亲也是厂里一名处级干部,他仍要从工人干起。
 
  在韩明到工厂的那一年,中苏关系愈发恶化,两国边境几度爆发武装冲突。负责816打洞任务的工程兵54师的两万多官兵,在重庆涪陵日夜加紧施工。
 
  但是,一直打了8年,最终打出一个包含18个大型洞和130多个导洞、支洞和竖洞,洞体总长度近20公里的大洞,整座山被挖空,堪称世界最大的人工洞体。该洞核心反应堆部分顶层岩石厚达150米,足以承受上百万吨TNT炸药当量的氢弹当空爆炸。
 
  8年间,54师出了53位烈士,这些年轻的士兵多死于塌方、电击等施工事故,另有18人在施工途中病故。由于严格保密,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之献出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54师为他们修葺了一座烈士陵园,每个人都拥有一座坚固的水泥浇铸坟墓。
 
  核反应堆设备开始正式安装的那一年——1975年,韩明被816厂选送入清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系,师从著名核技术学家吕应中。彼时,大批清华、北大的高材生被分到厂里,扎根在这个普通地图上都不标明的偏僻山乡,不少人最后找了农村媳妇。
 
  上世纪70年代,世界陷入冷战,中国却是火热。在从四川、云南、贵州到陕西、甘肃、宁夏这些被称为“大三线”的后方地区,1000多个军工厂、重工业企业搬迁至此,日夜兼程地生产枪炮坦克战备物资。
 
  “816”所在的白涛镇所有居民都被迁走,一个警卫团荷枪实弹的兵力守卫在工厂周围。厂里起了个掩护名字,“建峰”,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不过,在当时的“816”下一代人眼中,这段时光却是最甜蜜的。
 
  41岁的建峰集团物业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向伟回忆童年,每逢夏季,父亲从厂里背回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倒出来是一堆三五十斤金黄翠绿的新疆特产哈密瓜。剖开,香甜四溢。完全免费。
 
  816厂的生活区在距离那个洞15公里处的麦子坪村。名为“村”,实则比当时的白涛镇繁荣得多。涪陵地区政府为它配置了粮油、副食、蔬菜和百货公司。工厂的福利待遇远远超过涪陵市内的一般单位。
 
  “当时厂里为了存放从宁波运来的刀鱼,还特意修了一排冷库。”韩明回忆说,816厂的行政级别是正师级,与当时的涪陵地区平级;它还拥有自己的子弟中学、小学、中专、技校、电大和公安分局。这些单位都由他父亲分管。
 
  当时的816厂如同一个独立王国,与涪陵当地的政府部门几近老死不相往来。偶尔打交道,对方往往将他们惊为天人。“哎哟,你们是搞原子弹的,正师级单位……”
 
  这种福利和荣誉感,自然吸引着逐渐长大成人的“816”二代。1981年,这座尚未投产的工厂职工人数达到5240人,这一数字在20年内都未被超越。
 
  最后入职的是两个复员士兵。其中一个是一名客车队驾驶员的儿子孙竹军。因为等不及几个月时间,他直接跑回来接了父亲的班,连部队复员证都没要。
 
没有造出蘑菇云,倒种出了一堆蘑菇
 
  儿子韩兆宇出生那年,韩明的人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整个816厂亦如是。
 
  1982年5月4日,二机部由全国人大批准改名核工业部。不到一个月,它便正式通知816厂:由于产品属“长线”,超出国家需要,根据副总理张爱萍和国防科委指示精神,正式转为缓建项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