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通胀管理措施需更具战略眼光

http://www.CRNTT.com   2010-04-24 09:05:06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讯/何时加息是当前国内财经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文章认为,通胀管理还需采用比加息更重要的战略性措施。

  加息不能解决供给型通胀

  文章称,由信贷超投放造成货币过量供给和市场流动性过剩,是形成CPI迅速上行的原因之一。在确认中国经济已真正走出低谷、走向复苏以后,决策层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逐步对货币政策实施“动态微调”,主要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等数量型手段,以加强流动性管理。实践表明,这些手段的运用还是比较及时和合理的,也是有效的。但是,目前这轮通胀压力的形成,并不完全是需求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供给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当前的CPI上升,主要是结构型通胀加输入型通胀引致。结构型通胀和输入型通胀都属于供给型通胀范畴。其中,结构型通胀是由于某一领域的价格上涨而引起总体物价水平抬升。

  文章分析,目前中国所发生的CPI上升其实也就是结构性上升,即主要是由粮价上涨而拉动了其他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将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的不断减少,粮价上涨将是长期趋势,无法改变。而加息既不可能抑制中国的人口增长,也不可能增加耕地供给,所以,用加息治理结构型通胀行不通。而输入型通胀是由于进口价格上涨引起使用进口原料的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相应减少了利润,而企业为了保持合理利润水平,采用提价的办法向市场释放成本上涨压力,由此引起物价上涨。加息就是想在进口价格上涨之后,通过压低国内需求让国内价格涨不上来。然而,当进口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时候,如果不让企业通过提价向市场转移成本上涨负担,其结果只能是减少企业利润,这样,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无疑会遭受打击。到目前为止,中国民间投资这种内生性的增长动力仍很不稳固,如果在这个时候实施加息政策,其结果必然是通胀没有被抑制住,而以前的经济增长势头反被压下去了,从而不利于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