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也谈伊朗核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0-03-18 08:32:29  


2月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前左)在伊朗激光技术成就展览会上参观。艾哈迈迪-内贾德当天下令让伊朗原子能组织为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着手相关工作,但同时表示伊朗仍然愿意就核燃料交易问题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新华社发(哈拉比萨斯摄)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讯/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经历了国际主义、韬晦主义以及现在的实用主义三个阶段。所谓的国际主义阶段充满了浪漫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情怀,但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三个世界理论的过时而最终还是被扬弃了。中间发生了几场昔日兄弟之间的残酷战争以及众多的对输出革命和无偿援助政策无情嘲弄的事例。改革开放后,面对内部濒临破产的经济和堆积如山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中国的外交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韬光养晦。那些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每次做出一番八面来风的公允发言后投出的无数个或弃权或赞成的票决就是证明。但是近年来,随着GDP的快速堆砌,外部强大与内部积弱共存的中国开始想说"不"了。以1997年初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为标志进入了外交的实用主义阶段。那次使用否决权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明言报复危地马拉搞两个中国。 

  其实,实用主义外交也是讲原则的,但这里的原则不再像以前那样的泛道德化或泛意识形态化,而是将所谓的国家利益具体化了。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是否高尚或卑鄙,君子或小人,独裁或民主,只要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只要你能让我得利,我也就对你好。否则,我就会说"不",或扬言威胁说"不",公开跟你过不去。这种实用主义外交政策近些年来对于中国在世界各地寻求和获得自身的GDP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各种巨量的资源和能源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但缺点也很显着,那就是急功近利,容易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自身的长远利益。同时,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做法也会招来国际上许多埋怨的话语和鄙视的眼光。这种过于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他国感觉的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做法也有很大的副作用或叫风险,因为它往往会导致自己在国际上孤立。伊朗核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