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大陆传产台商如何化危机为转机

http://www.CRNTT.com   2009-11-28 08:55:27  


传统产业面临内外压力,对大陆厂商亦然。
  中评社台北11月28日讯/《中央网路报》今天登出源自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大陆情势双周报的文章“大陆传产台商如何化危机为转机?”文章内容如下:
 
   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大陆台商遭逢纷遢而来的“内忧外患”,经营获利日益窘迫。其原因一方面是国际环境日趋艰难,如消费景气低迷、出口市场萎缩、原料能源上涨、人民币值渐升、国际竞争激烈等。影响更大的是经营环境的丕变,包括基本工资调涨、土地取得困难、资金调度不易,加上内资企业崛起、外资进驻竞逐等等。此外,更让台商深觉“雪上加霜”的是,大陆当局推出部份“操之过急”的政策调整,包括劳动法规趋严、税赋优惠削减、出口鼓励中止等,加上土地配额、社保支出、排污环保等规定日趋严格,执法过程中妥协议价的空间也相对限缩。 

  对于大陆台商而言,上述内忧外患,可说祸不单行,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根据学者估算,对于台商中的主力 — 以劳力密集、出口为主的传产台商 — 来说,其平均生产成本估计遽增30%左右,整体营运成本则估计上升20%。传产台商因此不支倒闭、搬迁外移者,已经超过千家。这类台商聚集的东莞受害尤烈,被台湾部份媒体称为“台商逃亡潮”。面对种种“内外交迫”的挑战,部份业界人士不免略有悲观,认为对传产台商而言,“路已走到尽头”,展望未来前景,大概只能逐步退出。但结果未必如此悲观,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传产台商目前遭逢的挑战,若能妥善因应,全面前瞻规划,彻底调整体质,未必不能将目前的“危机”变化为未来的“转机”。 

     一、危机性质:传产台商遭逢两种挑机 

  当前大陆传产台商所面对的挑战,基本上是两种危机,既来自不同的源头,发生时间也有先后之别。首先是2006年下半年开始,台商经营环境逐渐恶化,主要涉及工资、原料、能源、汇率等几个层面,也包括大陆内资企业崛起及来自其他开发国家的竞争。随后是始于2007的下半年,大陆当局逐步推动一系列的“强迫转型”政策,大幅修订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调降出口退税税率,以及针对“两高一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商品实转等法规,引发相当震动,多数劳力密集型的传产台商,经营前景日趋黯淡,部份开始观望,部份另有计划。之后方才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全球蔓延的金融风暴与景气低迷,欧美消费需求大幅萎缩,直接冲击台商出口,更加深传产台商的经营危机。以此类台商众多的广东为例,根据相关媒体报导,已经倒闭或外撤者,达到台商总数的1成左右,还有1成仍处于“摇摇欲坠”、“心怀观望”,未来恐怕也不甚乐观。 

  深入观察上述挑战,我们不难发现,前一波经营环境的恶化,主要属“结构性质”,而后一波出口市场的低迷,则基本属“震荡冲击”。对于后者而言,台商因应之道在迅速弹性调整,存活的关键则端视其体质是否健全。而事实上,相对大陆本土的制造业者,多数传产台商因为利基扎实、财务稳健,承受冲击的能力明显更加优越。诚如随后的一些访谈报导所观察,在压力有所松弛后(中共部份政策松动加上国际环境转圜),大多数的传产台商都能顺利存活,即便其中部份关厂外撤者,或者着眼长远考量,或者藉机顺势收摊,并非真的无法生存。但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传产台商其实面临了两种危机,若以为挺过这次的“震荡冲击”,未来便能一片大好,并因此逃避或拖延必要的改革,结果恐将后患无穷,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毕竟,对传产台商而言,如何因应经营环境的“结构变化”,才是其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因为这样的压力将是长期持续而且无可回避的。 

  若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传产台商而言,之前所面临的萧条与低迷,其实是淘汰问题厂商、促进有序竞争的必要过程。而来自国际的“环境趋势”与来自中共的“超前政策”,则恰好提示传产台商调整改进的方向。传产台商若能以此为鉴,尽速未雨绸缪,改善自身体质,若能顺利脱胎换骨,将更能因应未来挑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