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印度大选 国大党为何稳掌政权

http://www.CRNTT.com   2009-05-17 11:36:32  


 
  三、印共(马)落至历史最低,左派为此次大选最大输家之一。 

  左派核心印共(马)此次仅获16席,比2004年历史最好成绩43席少27席,比1967年首次参加大选时的19席还少3席。以其为首的左翼联盟在上届大选获60席,为印度第三大政治力量,但此次骤降至24席,丧失影响全国政局的地位。此次国大党在中央组阁将无需其支持,由其搭建的第三阵线也将自消自灭。在左派大本营西孟邦,左派由2004年的35席锐减至15席,而其主要对手草根大会党一举获19席(上届仅1席),加上国大党所获席位,两者共获25席。此为30多年来左派在西孟邦首次如此蒙羞,两年后邦选举时左派是否还能继续在该邦执政已成疑问。在喀拉拉邦,左派由12席减至4席。媒体认为,左派惨败主要原因有: 

  (一)战略决策失误。半年前左派因印美核协议撤销对团结进步联盟政府的支持,但既未阻挡住印美核协议,又没将中央政府搞跨,在政治上一无所得。而且,这一发展为国大党与西孟邦的草根大会党结盟铺平道路,使左派在该邦处于困境。 

  (二)西孟邦工业化努力受挫。印共(马)在西孟邦大力推行工业化本是顺应潮流之举,但操之过急,存在强制征用土地问题。有评论认为,印共(马)在西孟邦的某些基层组织存有暴力倾向,但草根大会党在征地问题上与之以硬对硬,反映了选民不再惧怕。 

  (三)左派未能与时俱进。总体上看,左派缺乏改革意识,落后于时代要求,印共(马)中央的路线对西孟邦政府的发展政策有所牵制。 

  (四)内部不团结。喀拉拉邦首席部长与印共(马)喀拉拉邦书记间的激烈派系斗争,致使左派在该邦全线溃败。 

  四、选民开始认同“发展是硬道理”。 

  印度社会构成复杂,在相当一个时期里,以“族群认同”为特点的“教派政治”、“种姓政治”大行其道。此次大选显示,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比哈尔是印度最落后的邦之一,但近年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起色,执政的人民党(联)在此次大选中席位飙升,其领导人尼蒂什·库马尔成为政治“新星”。而依赖“种姓政治”的民族人民党一败涂地,其领导人拉鲁·亚达夫不再风光。 

  近十几年来国大党在德里执政,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在地方选举中三连胜,此次大选亦得丰厚回报,将7个席位尽收囊中。 

  古吉拉特邦是印度发展最快的邦之一,仅管2002年曾发生震惊世界的教派屠杀事件,但在该邦执政的印人党持续保持优势,此次大选获得26席中的15席。 

  “贱民”领袖玛雅瓦蒂是当下北方邦的首席部长,近年来她在全邦各地为自己树立无数雕像,此次由其领导的大众社会党在全国400多个选区参加竞选,大有掀起全国“贱民运动”之势。一时间媒体也频频将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相提幷论。但选举结果显示,该党获20席,仅比上届多1席,所谓“贱民党”将异军突起的宣传成为泡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