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国泰君安高薪门不啻国有资产落私囊 | |
http://www.CRNTT.com 2009-02-09 08:34:35 |
尽管国泰君安证券就天价薪酬一事作出回应,但据媒体调查,熊市中薪酬比牛市翻一倍的情况,只出现在国泰君安一家(据2月5日《新京报》)。 国泰君安声明称,重点是说明国泰君安只是计提,而不是发放。但从基本的财务常识来看,既然计提,那么就意味着已经作为公司费用列支,直接冲减了利润,只是发放的时间待定而已。 利润大多来自法人股减持 更重要的是,国泰君安2008年能够取得56亿的利润,在全国劵商里面排名列前茅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减持法人股获得的45亿元收益。剔除这个收益,国泰君安的净利润要少很多,将远远低于他们计提的32亿。 仔细来看2008年国泰君安减持法人股的背景。国泰君安在2000年后的资产重组过程中,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置换方式获得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上市公司法人股。熊市中政府用资源给的这笔股权,成为国泰君安巨大的财富。其中国泰君安以每股2.50元的价格获得中石化5.87亿股国有法人股。国泰君安2008年上半年以平均每股18元的价格减持中石化2亿股。据此推算,国泰君安上半年仅抛售中国石化法人股一项,即进账36亿元。国泰君安2008年度主要利润来自这种“体制性收入”,来自政府给的优质资源。而以此作为盈利的主体和高管的业绩,支出巨额薪酬,不啻是将国有资产转移到了个人腰包中。 |
【 第1页 第2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