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月刊:香港一国两制官方话语变迁与建构

http://www.CRNTT.com   2024-09-17 00:05:49  


 
  四、香港“一国两制”的话语建构困境

  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增强,为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近40年来香港“一国两制”官方话语体系的变迁正是中国话语权建构发展的一个例证与缩影。一方面,中国依托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和其在全球事务中的广泛影响,在话语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新闻媒体业务和文化活动交流,中国的国际舆论影响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香港“一国两制”话语建构也具有多层次和复杂性,这揭示出当前香港“一国两制”话语实践面临的多维困境。具体来说,一是中国的话语权建设起步较晚、受制于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舆论等客观因素限制,二是由于中国的话语供给、话语认同、话语分离和话语传播等内生性问题依旧需要理顺。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香港“一国两制”在话语建构上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后殖民主义文化残存、香港社会身份认知偏差、香港特殊舆论场环境和美西方干预主义渐行等内生性和外源性困境。

  1. 历史溯源:后殖民主义文化残存

  自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港英政府150多年的殖民统治历史形塑英国殖民者和香港被殖民者在本体论层面的“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这种作为话语的“东方主义”逻辑的根本目的在于剥夺殖民地话语权,使其丧失文化主体性,最终沦为殖民国家的附属品〔11〕。自开埠以来,港英政府在政治体制、经济贸易、社交规范等领域借助文本范式和话语标准重新定义、编码和生产香港社会文化知识,肢解香港主体意识,重构香港族群与人种结构。例如,自20世纪20年代起,港英政府逐步建立起“英国人-华人精英-普通香港华人”的阶层等级歧视权力体系,部分华人社会精英或精英团体被英政府鼓励召集参与行政决策,形成了“行政吸纳政治”〔12〕的港英政府与华人精英共治局面。凭藉政治优势,以汇丰、太古等英资集团为代表的外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逐渐掌握香港经济命脉。凭藉利好的国际环境和移民华人的资金与经验,客观上拉动香港经济腾飞。港英政府通过建构“中国人”(包括香港的中国人)即野蛮、落后、需要教化的“他者”形象施行“去中国化”政策,间接打造自身民主、进步的“文明引导者”角色。香港成为西方文化逻辑自我指涉的系统,所有中国意象、民族符号和本土叙事的输入与输出都要经过“英国标准”的筛选与重组,“小英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后殖民”心理结构将国家、民族与历史从香港意识形态结构中抽离,加深一些香港人与母国之间的认知隔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