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反独促统与台湾青年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3-02-12 00:01:38  


 
  “台独”在早期,即上世纪90年代后,主要是以“文化台独”的面目出现的。一是,企图从历史上论证台湾自古以来是无主之岛,不属于中国,建立“文化台独”的历史观;二是,论证台湾文化是多元文化构成的,不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企图说明“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具有质的不同,建立“文化台独”的文化观; 三是,企图论证台湾民族不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台湾人不是中国人,构建“文化台独”的民族观。

  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民进党主政,“台独”的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陈水扁第一个任期之内,民进党着力推行“文化台独”、“隐性台独”。第二个任期则主导激进的“政治台独”或“法理台独”,把两岸关系推到了战争的边缘,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强烈民意反弹,致使民进党在台湾地方县市长选举、“立法会选举”以及2008年的地方大选全数大比分落败。

  “政治台独”运动失败后,“台独”势力开启了“社会台独”等新的“台独”运动的替代方案。“社会台独”是以确立“台湾独立”为价值取向,以社运团体为组织形式,以“去中国化”为主要特征,以维护“台湾社会主体性”为斗争策略,为“台独”服务的政策主张和社会运动。2012年“反媒体垄断运动”以及2014年“太阳花学运”的爆发,标志着一种新的“台独”运动形式—“社会台独”的兴起。“台独”籍此披上了“民意”的外衣,裹挟绑架台湾同胞,于2016年重新执政后,“政运社会化、社运政治化”成为其民进党当局推行“台独”理念的重要方向。

  2022年九合一选举惨败后的民进党当局,将有可能进一步铤而走险,走向极端,挟洋自重, 触碰红线,把台湾推向危险境地。为此,反分裂、反干涉的“双反斗争”将会更加复杂严峻。为此,强化对两岸青年的成长教育,培养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的优秀中华儿女,勇担民族重负,壮大反“独”促统爱国统一战线,共同携手参与这场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反分裂、反干涉“双反斗争”,是两岸青年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四、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台湾青年成长教育,引导两岸青年共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度领会“四大自信”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大陆对台工作,应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与优势,强化对台湾青年的理论学习与辅导,让台湾青年有机会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有机会认知50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从遭遇曲折到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伟大发展历程。尤其是福建省,应率先引导两岸青年共同研读学习“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两岸青年深度瞭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坚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引导和帮助台湾青年,在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明白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事业百年奋进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70多年创业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发展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明确方向、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的真谛与前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