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应设立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特别通道

http://www.CRNTT.com   2022-08-22 00:03:06  


疫情条件下,港生遭遇了史上最难的北上求学之路。(来源:网上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8月22日电(评论员 林艳)今年有逾1.3万名港生赴内地升学或返校开学,其中新生多达近5千人,创历届新高。然而,疫情条件下,港生却遭遇了史上最难的北上求学之路。眼看内地各大高校开学在即,深圳健康驿站却摇号无望,直飞航班和珠海金巴又一票难求,极少量的黄牛票更被炒至天价。不少家长和学生因此万般焦急,数以千计的港生至今未能启动赴内地就读计划安排,此事在香港社会引发高度关注和热议。

  连日来,多位香港立法会议员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就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议,包括提议特区政府与深圳政府进行沟通,将北上求学港生加入“人文关怀通关”类别,或是在香港“逆隔离”后回内地,亦或是统一包飞机或是金巴送往内地等。我们以为,这些建议都是可行有效的,只是开学时间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两地要加速协调并且敲定一个确切的解决办法,尽快为港生入境隔离提供便利,以免其学业受到影响。而从更长远看,还应该以此为契机,在临时性政策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特别通道,为在内地求学、就业、常居的香港青年群体提供必要的入境隔离名额安排。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中央一直鼓励香港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出了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是国家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所作出的考量,大湾区建设势必是一个制度衔接的过程,一个优势互补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心融合的过程。然而,疫情暴发后,由于通关不畅,大湾区内人员流动大受影响,很多交流合作项目难以开展。因此,出现了“有制度、有政策、有项目,但没人”的窘境,比如特区政府推出的大湾区就业计划仅有过半的人数参加,而湾区内地城市众多为青年融合创业等而建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也不得不处于闲置状态。

  应当看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布距今不到4年,而两地不能正常通关已近3年,大量计划长期停留在纸面上,拖得越久越有“空心化”之虞,其对人心回归进程的影响则更是难以估计。正如习主席强调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疫情一时半会儿难以结束的情况下,通关政策的核心不仅是要把守好安全底线和回应群体诉求统筹兼顾起来,也要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蕴含的战略考量统筹兼顾起来,从而做到主动设计、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