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中评智库:澳门在大湾区定位与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19-11-18 00:06:18  


刘景松
 
  澳门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分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及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命运,使之既具备中国地域文化的普遍性,又有自身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葡萄牙人从租借到占领澳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但葡萄牙人建立的是一个弱势的管治机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区域有一个宽裕的传播、凝聚和扎根的历史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在澳门得到传扬和创新发展,其根源在于中华文化“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思想,而对西方文化的包容与吸收,则从外延和内涵层面丰富了中华文化。

  澳门的生活环境颇受不同地区不同界别的人士青睐。数百年来,居住于澳门或到过澳门者,不乏官员、士绅、商贾、僧侣、作家、诗人、画家、剧作家以及“前朝遗民”等。这些具有深厚中国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和精英人物,其身份地位、所属阶层固然多有差别,但对此间的风土人情和山海形胜大都“过目不忘”或“另眼相看”。更为可贵的是,上述人士并非居高临下或“目空一切”,他们多以诚恳的眼睛打量澳门、关注澳门民生民情直至融入当地生活。他们浮海南来,汇聚于斯,长期在澳门活动、写作、创作乃至传承宣扬中国文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书籍与文献遗产,亦为澳门营造了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可以说,自开埠以来,澳门一直闪烁着迷人的人文光影与独特的时代风采。

  从地域文化的内蕴、结构与特征看,以中外文化交融互汇为特色的澳门地域文化,绝不是各种文化的简单迭加或混合,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唱主调,在中国文化系统影响下对不同文化包容、互相渗透的结果。就所扮演的文化角色与所具备的实际影响力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澳门社会的主流文化,占人口核心部分的始终是华人族群,发挥实际功效、推动澳门社会向前发展的也始终是本地华人。结合中西文化视野考察澳门地域文化,一条汇聚、并存、融汇的演进轨迹清晰可见。

  澳门特区第一个二十年被认定为正确理解、正确实践“一国两制”的二十年,这是实事求是的判断。回归20年来,澳门经济欣欣向荣、文化多元共存,与内地在经济、科技、产业、教育、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联络,民众普遍认清澳门是处于国家主权下、具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区,只有国家利益得到维护,特区利益才能获得保障。近年对澳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民调显示,“一国两制”和“爱国爱澳”始终稳居前三位。特区政府和民众普遍认同“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澳门不仅实现了法理回归,更实现了人心回归。

  回归以来,澳门同胞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表现出前所未有的 “爱国爱澳”的情怀和对“一国两制”的广泛认同;澳门民众的公民社会责任感较强。澳门社会以民间社团作为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的舞台,社团涵盖社会、科教、文卫等领域,成员遍及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在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非官方不完全数据显示,在30平方公里和60多万人口的澳门目前的社团组织约9000个。各类社团活动踊跃,培育并提高了市民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弘扬中华文化及中西文化并存互融创造了社会基础与条件。 

  长期以来,澳门多元文化共存,是东西方文明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头堡。在国家层面上,可以发挥澳门对外联系广泛和历史悠久的有利条件,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传介绍国家方针政策,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的澳门故事,发挥澳门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