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台湾应思考趋吉避凶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8-06-23 00:34:18  


 
  特朗普在2017年11月的亚洲之行中,一改华府过去惯例,以“印太”来取代“亚太”的用语。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麦马斯特(H. R.McMaster)曾表示,自特朗普就任以来,已和印太地区的领导人通过45次电话,显示特朗普对此一地区的重视程度。其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早于2016年8月,在肯亚举办的“非洲发展会议”发表演讲时,就已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这个概念。新加坡学者穆赫吉(Rohan Mukherjee)分析,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有三个目标:第一,确保区域秩序由国际法规而非国家力量决定;第二,确保自由贸易与自由航海权;第三,支持东亚与东南亚的小国,以维持前两项原则。

  简言之,“印太”一词象征特朗普政府欲以新的亚洲战略,来和过去的“亚太再平衡”做出区隔。特朗普强调以美、日、印、澳作为体系的核心成员,“印太”战略既有制衡中国的用意,也意味印度的区域战略价值将被提升。

  尽管特朗普是从中美经济和安全两条阵线反制中国的崛起,但还是避免不要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特朗普理解经贸关系不是一场“零和赛局”,不会出现一方所得即它方所失的结果。贸易制裁会导致两败俱伤,甚至使盟友也遭到池鱼之殃;另一方面,追求安全利益,不可能用绝对安全取代相对安全概念。以当前中美的经济力量对比,双方都没有长期进行军备竞赛的本钱。尤其是,中国大陆虽强调强国必须强军,但也应避免军力扩张而投入太多的经济资源,从而影响到民族复兴的进程。总之,衡量利弊得失之后,中美都会选择维持“斗而不破”的关系。

  四、台湾应思考“趋吉避凶”之道

  中共一向视“台湾问题”为中国内政事务,属中共的核心利益,故不容外力干预;但中共也瞭解“台湾问题”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无法对美国居中扮演的角色视而不见,故不断强调必须做好对美工作。

  台湾与美国享有共同的价值观、经济和安全利益。在经贸关系上,美国是台湾重要的贸易伙伴,提供台湾产品出口的广大市场;在安全议题上,美国提供台湾防卫性武器,维持台湾最低程度的安全需求。因此,台湾更须做好对美工作,维系好与美国的密切关系。

  长期以来,美国是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作为实施其“一中政策”的基础;但特朗普就任前与蔡英文的一席“川蔡通话”,被认为脱离了这一政策传统,除导致国内“建制派”的反弹外,也引发对岸的不满。不可否认,民进党内确实有人对特朗普的举动存有若干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执政当局并未将一通电话视为“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因为重要的是“观其行”,而非“听其言”。事实显示,特朗普就任后立刻出现政策急转弯。2017年4月的“川习会”缓和了外界的疑虑,美国似乎又回到“一中政策”的轨道;尽管如此,特朗普基于本身的利益考量,还是以连串外交行动证明,美国重视与台湾的实质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