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两岸三地学者:青年要在国家发展中找准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7-07-06 00:16:14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中评社 臧涵摄)
  中评社香港7月5日电(记者 臧涵)“青年中国说,大中华青年论坛”昨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在下午的分论坛上,来自两岸三地的嘉宾们围绕“青年担当:继往开来,在历史时空的身份地位”的主题与在场的青年们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首先发言,他表示,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对“台独”、“港独”盛行而忧心忡忡,特别是在台湾,现在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执政,各种各样的去中国化的作为及去中国化教育层出不穷。但是,无论“台独”还是“港独”,都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过去做不到,现在做不到,未来更做不到。对于这一点,其实主张“台独”、“港独”的人士自己也很清楚。即使他们都有一些外部势力的支持,也于事无补,改变不了什么。

  罗祥喜说,无论是“台独”还是“港独”,虽然有时候声音很大,有时候言语非常极端,但无论是独立运动,还是分离主义,都不是主流,也没有市场,更没有前景,两岸四地的融合发展才是大趋势,大潮流。

  对于“台独”、“港独”的关联性,罗祥喜认为,因为近几年来“台独”势力和“港独”组织或个人,来往、联系密切,引发港台两地的众多关切和讨论,有的评论认为是“台独”、“港独”合流。到目前为止,“台独”、“港独”的关系,基本上属于交流、取暖的性质;其中又以“港独”组织或个人向“台独”组织或个人取经,习学、模仿台独组织的抗争经验、抗争手段为主,多属技术层次、抗争手段的交流或培训,还没有到战略合作或合流的地步。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泉忠表示,对于”祖国”这一概念的诠释,两岸三地各不相同。从1990年发展至今,台湾对于“祖国”概念的解释趋向多元化,其中认为祖国是台湾,是中华民国(不包括大陆)这种人越来越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