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习近平对台论述语言艺术

http://www.CRNTT.com   2017-02-01 00:08:14  


 
  对于如何通过两岸交往实现心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亲情不仅能够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这句话,突出了两岸亲情在抚平两岸历史伤痛中的作用,也体现出对于台湾同胞的理解与信赖,更展现了直面现实和未来的勇气与决心。对于两岸交往面临到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加深两岸同胞相互信任。同胞有了互信,很多难题就容易找到解决办法。”这句话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却讲透了互信在克服两岸困难中的重大价值与作用。对于两岸青年交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些条件,让他们多来往、多交流,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这句话用四个“多”表达了增加两岸青年交往的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又用两个“感悟”,如同长辈一般,向两岸青年道出了交往时应当注意的要点和目标,极具启发性。这些话语,目的明确、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表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两岸强化交往、实现心灵契合的希望,在平凡的话语中直指人心。

  在两岸交往中,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是达致心灵契合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讲话中,表达了对于台湾民众复杂心态的认知与理解。在2014年2月18日会见连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至亲。这段话一方面回顾了台湾民众从大陆迁徙至台湾的历史,表明两岸的血脉联系,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大陆对于台湾民众艰辛岁月的认知,体现出对于台湾民众的真切关心与关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的‚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台湾民众的“出头天”意识,在相当长的时期是一个敏感话题,涉及岛内本土主义思潮和台湾意识等复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直面问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于台湾民众特殊情绪的理解与宽容。

  习近平总书记对台系列论述中,类似于上述朴实无华却情感充沛的语句俯拾可见,情真意切者有之,言辞恳切者有之,嘘寒问暖者有之,传递出对于两岸民众交往的关心与关注,传递出对于台湾民众的关怀与关切,是大陆对台湾地区以及台湾民众情感的真实写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