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黄介正:蔡英文谈求同存异 没同就不能存异

http://www.CRNTT.com   2016-01-02 00:21:49  


黄介正认为,蔡英文须讲清楚求同存异的同是什么。(中评社彭媁琳摄)
  中评社台北1月2日电(记者 彭媁琳)针对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12月25日在电视政见发表会中,主动提起两岸政策观点。蔡英文2000年到2004年担任陆委会主委时期,曾经是她副手的现任淡江大学战略所助理教授黄介正认为,蔡英文是透过直播、公开的方式,和北京进行沟通,避免媒体片段报道和第三人传话。黄介正指出,蔡英文提到两岸关系要求同存异,但没有讲清楚同与异各是什么,这个同,是否被北京所接受,是值得观察的方向。

  蔡英文在2015年12月25日的第一场公办电视政见发表会的第二轮时间中,花了10分钟的时间阐述她的两岸政策观点,提到应回归到九二两岸会谈的基本事实和“求同存异”精神,继续推动两岸关系。而12月27日在电视辩论会中,被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追问:“要不要接受九二共识?”时,蔡英文最后提到:“九二共识是选项之一,但不是全部选项。”

  对此,黄介正认为:“政见发表会谈这个问题,出于两个动机,第一是这个课题不容回避,蔡英文和她的幕僚预见这会成一个课题,所以与其被动,不如主动。另外一个,她的选情比较看好,她也知道她必须在早一点的时间,透过媒体的转述和报道,向北京沟通,尤其是政见发表和辩论,都是现场即时转播,双方很难面对面沟通,现场立即转播,可以比较不透过媒体诠释和别人传话,直接表达她个人的看法,利用这个机会和北京做比较直接的说明,可能是她的考量因素之一。”

  黄介正表示:“辩论会中朱立伦得分的唯一一点,就是逼蔡英文讲了最后一句话,如果蔡英文没有讲最后一句话,很可能可以维持政见发表会时的战果。她讲的维持现状内容,是大陆政策,而不是现状的描述。最起码,她讲的是台湾民众听得进去的话,包括公开透明、协商机制等等。”

  在政见发表会中,蔡英文提到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两岸谈判桌上的身影,以及1998年随辜振甫赴北京重启辜汪会谈的经验,颇受好评。黄介正认为:“蔡英文用辜振甫联结自己,这是辩论中的技巧,得分。她说基于“中华民国宪法”和增修条文的原则,相当程度上暗示,“宪法”里面有比较大的范围。她留的一个伏笔,就是“宪法”增修条文,因为增修条文是让我们的治权仅及于台澎金马地区,成为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的区隔。”

  黄介正表示:“蔡英文走过2003年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一次修正,她对这个课题相当清楚,她辩论中一直重复这些话,直到最后一句话,才让我警觉。她说九二共识是选项之一,但不是唯一选项,代表两个意涵。第一,如果九二共识是选项之一,就代表它是存在的,不然不可能成为选项之一。另外一个意涵,她告诉北京,十八大中央文件中讲的九二共识,不是唯一的基础,是什么呢?将来还要坐下来谈。她多讲了这句话,我有所感,相信很多长期关注两岸关系的人也很有感觉,等于她直接跟北京讲,你的中央文件定的东西不是唯一选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