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在野大联盟仍未能建立柯文哲着急了 | |
http://www.CRNTT.com 2014-11-05 09:06:03 |
连胜文、柯文哲在台北市长选举中的战略意图,展现得越来越明显,都是要“扬长避短”。连胜文是要充分利用台北市蓝大于绿的基本政治版图,刻意挑起蓝绿对决的态势,唤醒泛蓝基本盘,尽管没有“联盟”之名,却有祈求在动员选民时能形成“泛蓝大联盟”的意图;而柯文哲则一心要组织既有形式又有实质的“在野大联盟”,将包括泛蓝背景的亲民党、新党等在内的在野党,全部囊刮旗下,在淡化自己泛绿以至是深绿背景的同时,争取中间以至是浅蓝选票支持自己,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两人都深知,由于居住在台北市的军公教及外省籍人员较多,而且居民的接受教育的水准也较高,不但不容易受到民粹主义的蛊惑,而且也较为渴望台海和平,因而其政治版图是蓝大于绿。除非如一九九四年的首届台北市长选举,国民党的黄大洲与新党的赵少康“鹬蚌相争”,让陈水扁“渔翁得利”,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光靠蓝大于绿这个基本盘,“躺着选”也可当选。实际上,即使后来也会有泛蓝政治人物包括“人气王”宋楚瑜分裂参选,但在泛蓝选民已经懂得并掌握弃保技巧之下,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都能当选。民进党即使推出“天王”级的候选人如苏贞昌、谢长廷等,也讨不到便宜。 因此,民进党今次就很聪明,藉口虽然意识形态本属深绿但并没有在组织上加入民进党的柯文哲,也跳出来参选台北市长,而采用“二阶段民调”的方式,“礼让”在泛绿群体中民调最高的柯文哲参选,也不要求柯文哲披挂民进党的战袍。其用意很明显,反正民进党自己再努力也赢不了,不如借力于与自己政治理念相同的柯文哲,在“政治素人”的外衣下,或可利用马政府政绩乏善可陈的有利时机“突袭”成功,这就等于是间接夺取台北市。即使是柯文哲失利,自己也没有任何损失。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