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大陆专家: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机遇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00:12:26  


 
 (三)两岸政治互信不足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建立政治互信是两岸推动军事互信的前提。如果没有政治互信,两岸的军事互信就不容易推动下去”(20),“军事安全互信推动制度化合作之前,两岸应有最起码的政治互信”(21)。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在承认“九二共识”基础上反对“台独”,主张两岸不是国际关系,两岸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由此,两岸“两会”恢复协商谈判,签署19项协定,两岸关系由高度对立的紧张状态进入了和平发展新时期,出现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然而,两岸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并未解决,双方在政治定位、一中内涵、和平协议、台湾的国际空间等重大问题上仍存在显着分歧。“军事是更为敏感的政治”。在两岸政治互信仍然不足、彼此信赖感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寻求解决军事问题的难度更大。(22)马英九团队也认为,“协商军事互信机制等高政治性议题,当在两岸关系达到相当程度的互信后再行探讨”,“台湾目前要专心解决经济问题”,下一步重点是加强文化交流,最后才是军事互信等议题,须按照“先经济、再文化及政治、后军事”的顺序,“依‘稳健’、‘务实’、‘循序渐进’方式”,由低阶到高阶逐步推进。(23)

  (四)马英九当局态度由积极转为保守

  台“国防部”2013年公布的《四年期‘国防’总检讨》报告中,针对有关推动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议题,认为应采取较保守态度,秉持“国家”需要、民意支持与“国会”监督等原则,审慎推动,不宜冒进。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杨念祖答覆媒体询问该议题时表示,军事互信机制是国际间常有的机制,但就两岸目前关系而言,仍应先建立持续性的稳定发展,强化互信基础。等双方有政治互信后,才能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此外,杨念祖还指出,该机制须符合两项基本条件:“首先,双方要向对方保证,尊重对方领土主权完整,没有并吞或侵略对方“领土主权”的意图与行动;其次,双方面对可能会有军事冲突或紧张的前提下,要建立彼此可以互动的管道或作为,消除或降低误解、误判而造成的紧张或冲突。”台“战规司长”更指出,“从近期朝鲜半岛局势可瞭解,一个在联合国监督下的停战协议说撕毁就撕毁,提醒“国军”在没有足够政治互信前,对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应采保守立场。”(24)此外,就马英九而言,他不愿接受大陆提出的政治要求,害怕此举会引发剧烈反弹,因此极力回避“纳入一个中国原则”、“对国家统一前途做出交代”等可能性;他还坚持“经济依中、安全靠美”政策,认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议题目前为时尚早,美国继续承诺对台军售对台美关系非常重要”,因而不愿接受大陆促其放弃对美军购的要求。这些考虑既符合国民党的一贯主张,也是马为避免强推军事互信引发反弹而不得不为之举。正是基于此,马当局上台后虽然采取了不少积极措施,但始终不敢迈出实质步伐。(25)

  (五)岛内现实政治的制约

  基于岛内现实政治的考量,台湾内部蓝、绿之间难以达成共识,特别是民进党的“反中”立场,使“台湾社会已形成一种‘反中’、‘恐共’的思想氛围,只信‘飞弹瞄准台湾’,不信人类走向和平的大趋势及大陆领导人对两岸和平发展大局的热切”。因此,民进党“推动的本土意识形态,正成为两岸军事交流、发展军事互信机制的障碍”。(26)苏贞昌甚至曾公开表示,民进党一旦执政,将追求融入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民进党将包括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在内的诸多举措视为大陆的“统战手段”。作为拥有四成左右民意支持度的民进党,其在此议题上的杯葛,对马英九当局构成较大压力,使执政当局在该议题上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迈出大步。(27)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