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中国企业家“农民式思维”的辉煌与危机 | |
http://www.CRNTT.com 2013-07-04 11:24:15 |
有句老话揭示了传统农民学习种植庄稼的思路:“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意思是说,学种庄稼只要模仿别人怎么做就行。这种直观经验式的思维模式,在从传统社会向市场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被很多从农民身份转型而来的企业主视为致富法宝。经商做企业的思路与种庄稼的思路并没有本质区别。举例来说,一个农民看另一个农民种生姜发财,他可能会跟着种,如果他也成功了,就会引起很大的示范效应,进而引起其他众乡亲的模仿,这也是农业区域特色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模仿的思维模式,在进行简单的商业经营时也有极大好处。因为个人毕竟不是上帝,不可能预测所有信息。在处理不确定问题时,一套成功而简单的运作模式可有效地将不确定的信息转换成为确定的信息,从而通常能收到好的效果。 比如,具有农民式思维的某个商人看到别人卖带有某种标识的衣服比较赚钱,会跟着卖这种衣服。企业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仿造该品牌的衣服,就像种庄稼时根据天气、自然环境变化而改种某种农作物一样。如果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障碍,每个企业主都会尽可能地生产和销售某种畅销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润,直到将其市场空间填满。每一个企业主都会敏锐地关注市场变化,关注哪种商品畅销,哪种商业模式赚钱,随时准备投入最大的精力和热情来学习并模仿。 模仿者的合理性在于,知识是人类共享的财富。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仅止于简单模仿,且不说面临着知识产权上的法律惩罚,就收效来看,盲目模仿者的风险也很大,因为,一旦一个模式的利润降低,模仿的风险也会急剧放大。大浪淘沙过后,转型不利的企业主,很可能就会血本无归。存活下来的企业,要么惨淡经营,要么转型为创新者,要么继续模仿下一种模式,继续经历这样一浪一浪的循环。 日本就曾依靠模仿与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经营模式,取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其模仿力也是世界闻名。他们以实用为原则,加入自己的经验,再经内部消化和反馈后,逐渐与被学习的对象分野,独特的日本精神由此形成。比如,他们会对舶来品进行精细化处理,或者重新排列组合,或者再开发创造,取得了辉煌战绩。 当然,日本的模仿者在国际上也曾被冠以“小偷”、“拷贝猫”等恶名。而日本的政策和法律导向是,对“模仿”设定底线,对排列组合或加入新元素的“改造”给予鼓励,而对那些恶意抄袭者和伪造者的惩罚则相当严厉。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日本逐渐走向了多次发明、逆向改进、模仿型创新甚至独自创新的道路。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