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宏观经济三大背离揭示了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3-05-20 08:26:44  


  中评社北京5月20日讯/上海证券报今天登载陈光磊文章《中国宏观经济三大背离揭示了什么》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复苏更像处于弱反弹的滞胀阶段,但并没有进入“流动性陷阱”。债务占GDP之比,中国远没有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高。中国的债务问题,根本还是货币或人民币汇率问题。而在美元相对强势周期,人民币会更强势,更大的挑战在如何应对类似于美元的“特里芬难题”。

  恰如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前中国经济“不幸”在下行的过程中,除了各种经济预期的修正和下调之外,还有一些“不幸”的背离和异象也困扰着市场。最突出的,当数流动性宽松和经济放缓、人民币强势升值和经济下行、CPI和PPI走势三大背离。因为对经济和政策未来走势的判断,正是建立在对这三个背离的理解之上的。所以,眼下有一种最悲观的观点认为,忧郁货币空转受累于产能过剩,债务积累紧缩了需求,中国经济正在滑入“流动性”陷阱,人民币目前的升值,只是在为将来更大贬值预留空间,CPI的最后下跌或将确认经济硬着陆。

  中国经济复苏的动能的确不如前期市场所预期的强。看4月的数据,延续了一季度的态势,工业弱(9.3%),消费弱(12.8%),投资强(累计投资20.6%),出口强(17.4%),物价高(2.4%)。由此估计,目前的复苏更像处于弱反弹的滞胀阶段,也就是库存周期下的被动补库存。担心可能会出现类似于2010年末至2011年年初那样市场预期普遍乐观之后又不断向下修正的现象,是有道理的。但笔者的分析逻辑有些不同,并不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流动性陷阱”。

  在上述三大背离中,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基本面的背离最为关键,人民币的逆势升值可能代表了货币政策主动调控的方向。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资本回报率下降,产能过剩严重,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经过测算的债务与GDP之比已接近250%,并且2012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应收账款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企业的现金流越来越小,资产负债表状况不容乐观。由于CPI和PPI的背离(存款实际利率接近于零,而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6%,加上2.6%的PPI通缩,实际利率高达8.6%),货币政策通过直接降低短期利率以减轻企业债务付息的负担并不可取,反而会加剧通胀和房地产泡沫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