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两次革命,两个政治传统——朱学勤谈美国、法国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3-20 13:10:32  


中国当代学者、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学勤
  中评社北京3月19日讯/南方人物周刊日前登载该刊对学者朱学勤的访问《两次革命, 两个政治传统——朱学勤谈美国、法国革命》,内容如下:

  罗素曾讲过,“在落后国家,观念引起革命;在先进国家,革命引起观念。”在落后国家,除了知识分子的观念力量外,其他力量都很薄弱,观念力量一呼百应,往往一上来就引起大革命。法国、中国、俄国都是观念引起的革命。在先进国家先有实际的革命,变动了政治制度以后,再释放观念的辐射力,观念跟着慢慢变化

  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是“姊妹革命”

  人物周刊:有人比较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说就像性格差异极大的异卵双胞胎。

  朱学勤:其实当时就有人注意到两场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时间距离极近。如果把美国革命从1775年到1787年作为界限,1787年后两年,法国就发生了革命。用时代的标准来衡量,就是同时发生的事;第二,它们之间确实也有人员影响、思想渗透、相互回荡。当时横跨大洋两岸、同时参与两大革命的人很多。比如激进的革命者托马斯.潘恩,他参加过美国革命,之后又到法国参加革命,曾被推举为法国的荣誉公民,参与国民公会辩论,被雅各宾派送进了监狱,差点断头。法国这边,类似的有拉法耶特。从政治家来讲,杰斐逊的革命民主主义就来源于法国,在《独立宣言》中看得到法国革命的启蒙思想,比如说,“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1792年法国国民公会辩论路易十六该不该受审判该不该死,华盛顿亲自给法国写信,用的是外交辞令,但充满真情实感,说路易十六帮助过美国革命,如果法国把他送上断头台,会大大“伤害美国人民的感情”。法国革命第一阶段以美国为榜样,到第三阶段雅各宾派公然提出,相比美国革命,我们现在从事的是人类真正的革命。法国所做的,正在突破美国革命的狭隘眼界。有太多事例证明,这两场革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被称为“姊妹革命”实至名归。

  人物周刊:您似乎认为一般说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是不完整的?

  朱学勤:美国历史学家对中国人讲的美国革命史有些不满。中国人只讲到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后面就不说了。这是腰斩了美国革命。如果仅仅讲到1783年,美国可以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他们也确实有过辩论,建立君主制还是共和制,没有国王是不是引进一个国王,种种可能性都讨论过。最后瓜熟蒂落是1787年制宪会议,所以后半段是更为重要的,可以检验当年用来号召人心的《独立宣言》。当年你讲的不只是要赶走英国,还包括尝试新的制度,新的制度在哪里?1787年才能看出来。否则这场革命仅仅是一批人战胜了另一批人,是一次战争的胜利,不是政治革命的胜利。

  至于法国革命,对它的起没有多大争议,就是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它的止,史学界有多种划分。最短的一种是把它截断到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雅各宾派被推翻,罗伯斯庇尔上断头台。也有往后延伸的,把拿破仑彻底失败看作法国革命结束。恩格斯就把拿破仑时代称作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那就要划到1815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