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香港联系汇率的再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2-06-21 08:39:16  


 
任志刚言论时机身份不当 

  事实上,自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刺穿香港财富泡沫,及连续遭遇2001年美国科网泡沫和2003年5月亚洲非典危机的冲击,香港经济沉到谷底,出现连续近6年的严重通缩。当时已有专家学者提出对联系汇率重新评估的建议,以应对香港资产不断缩水贬值和庞大的负资产压力。但为了保持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捍卫联汇制度的呼声仍为市场主流。之后,随着中央一系列挺港经济政策的及时推出,香港经济快速复苏,失业率连续降低,负资产状况显着改善,国际热钱迅速进入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香港成为国际大鳄与热钱肆虐搏杀的热区。此时也正因有香港政府联系汇率“强弱兑换保障机制”的有效干预和调节,一次次化解了大鳄游资对港元的冲击,确保了香港金融体系和货币市场的稳定。 

慎对联系汇率问题 

  与此同时,香港一方面因市场自由开放、经济体狭小,且长期存在产业空洞,进口产品大幅上升,而本地加工出口和转口贸易日渐萎缩,港元对人民币的连续贬值,反带来其商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经济复苏的压力。另一方面香港产业经济日益加速同内地经济的融合,内地经济的稳健增长,对香港构成强有力支撑。联汇制度下的香港经济出现了“港元随美元沉沦;经济随内地起舞”的扭曲现象。因此,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和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反差下,港元近年实际存在日益加大的升值预期和脱美元的压力。这就不难理解任总的言论。 

  笔者在2006年12月22日曾于文汇撰文《香港联系汇率的思考》提出:“香港在保持联系汇率机制的同时,应着眼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定位和趋势,以及现实的经济依附形态,尽快作好适当的联汇机制调整准备,以增强自身经济和货币政策的稳定能力”,并提出了“与强势货币挂;拓宽强弱兑换波幅和建立人民币兑换保证机制”等建议。因此,联系汇率问题实际上是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日益融合及发展变化中,香港政府、学界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其涉及货币结算基础的改变和相关经济体的稳定运行,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更应慎重应对。 
 
  [来源:香港文汇报2012-06-20]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