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东亚离海上冲突越走越近了

http://www.CRNTT.com   2011-10-26 10:45:58  


菲美不断加强的联合军演正出现逼近我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的势头
  中评社北京10月26日讯/“东亚海上的主权要求严重重叠,人类没发明过和平解决它们的有效之策,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未引起共鸣,现在各争端国表现得就像大大小小的帝国,好像有了美国撑腰,它们就都有了让中国屈服的权力和本事。这种不冷静是普遍的,光中国一个国家冷静没用,大势很可能是:中国将不得不做调整。”环球网今日登出社评“东亚离海上冲突越走越近了”,全文如下:
 
  菲律宾、韩国近日在相距遥远的海域分别扣了中国的渔船及渔民,有些至今尚未归还。各种海上纠纷在缠上中国,相关国家出手强硬,中国国内要求强硬回击的呼声日高。可以预见,如果周边国家在与中国的海上摩擦中不加收敛,一些纠纷频繁的海域突然爆发军事冲突是迟早的事。

  中国总体上不愿意用军事手段解决海上纠纷,中国认为当前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机遇期”。但一些周边小国的咄咄逼人逐渐使中国人悟出,它们把中国的战略克制也当成自己的“战略机遇期”,试图利用这段时间扩张海上利益,逼中国让步。

  南海的这种情况尤其明显。菲越等国的行为很像是趁火打劫,它们认为中国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它们可以搭团队的车,起哄捞中国的便宜。它们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一些针对中国的心理优势。

  这种小国对大国的“机会主义战略攻势”,在历史上很少见。但很显然这种游戏并不好玩,因为中国有随时中止这种游戏的力量。虽然“反击”对中国意味着一定的麻烦,但如果那些国家当下制造的麻烦和“长痛”太多,延续它们的风险远远大于中国改变政策带来的风险,那么“反击”就一定会发生。

  海上争端国当前制造的麻烦,不仅威胁中国长远的海上主权利益,而且它们对中国自尊的伤害在不断消耗中国国内的政治团结。很多人在质疑中国海洋政策的“软弱”,喊“打”声逐渐积蓄起政策制定者无法忽视的能量。

  在反覆权衡利弊之后,中国主流社会在接近达成一种共识:海上的问题要顺其自然,中国不能以武为先,将军事解决作为国策。但中国也不能只会谈判,必要时应当“杀一儆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