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许纪霖:读书人站起来

http://www.CRNTT.com   2011-07-12 14:47:34  


 
延伸阅读:

《读书人站起来》:不要"知识太多,公共太少"

  2011-06-19 10:08  南方都市报  

  刘文楠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这本《读书人站起来》是许纪霖最近五年的随笔集,涵盖社会批评、高等教育、知识分子、近代思想史、当代文化和人物等方面。在这本随笔集中,许纪霖多次提到波斯纳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公共太多,知识太少”,所以他也很少空泛地发表议论。谈大学教育,他举欧洲和美国的例子,讲老清华和西南联大;谈媒体,他告诉你民国时期《大公报》的“不党、不私、不盲、不卖”传统;谈知识分子,更是他的专业领域,从西方的知识分子传统讲到中国的士大夫,从二十世纪初废科举造成的知识精英边缘化讲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知识分子的重新崛起。许先生自己也说,他写时评的根基正是在于他多年潜心研究的知识分子史和近现代思想史。

  许先生也绝非“知识太多,公共太少”的书斋学者。这本小册子里收录的随笔涉及这五年里中国发生的几乎所有大事: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火炬传递风波、上海世博,甚至还有对李安和贾樟柯电影的影评。他以敏锐的触觉感受到这些大事背后的社会动态和文化脉动,尖锐地批评泛滥于今日中国的物质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他批评得最多的还是大学:大学的行政化、缺乏人文价值核心而变得堕落、高考制度改革造成的社会公平危机。他相信“今日之大学,就是明日的社会”,对大学的关注是其社会关怀的集中体现。

  “公共性”是许先生这本论文集中反覆出现的主题。他理解的“公共性”并不是指政府公权力刻意营造的空间,也不是商品经济推崇的自由市场,更不是一个遵从“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冷酷世界,而是每个公民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的共同的生活领域和价值体系。他主张重建社会,通过各种自愿性团体和非正式组织去构建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网络,形成自主性的社会文化空间。对于学术圈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和价值失落,他不断强调的也是共同体内部的相互砥砺和个人的自律,而不仅止于法律的惩罚或舆论的声讨。无论是文化重建,还是道德重建,他都寄希望于社会,希望政府能够给予社会足够的发展空间去培养真正的公共责任感,让文化的“魂”有能依附的“体”。

  从许先生的文字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不是个激进的人。他的思想倾向于“调适”,也就是相信历史发展是个渐变的过程,新旧之间并无明显断裂,因此他多从民国的传统中汲取思想资源,主张局部变革,而非全部推翻重来的激烈“转化”。他的解决方案在诸多公共知识分子中却显得卑之无甚高论:“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面对“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没什么办法,就从自己开始做起吧”。他服膺胡适主张的“点滴改良”,也许会有人说他迂阔,但面对整个社会道德和文化近乎制度性的崩坏,知识分子若能“反求诸己”,做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也许比汲汲于振臂高呼者、哓哓于指点江山者更需要点真勇气。

  掩卷而思,我不禁自问: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知识分子?引一段许先生自己的话,他所理解的知识分子,“应该既是有知识的,又具有公共的关怀,他有能力从自己的专业立场出发,对社会公共问题表达意见,或者为知识公众写作。……至于你持什么样的政治立场,这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你的观点要有理由,要有论证,而不是借助某种道德符号,或者某种‘天然正确’的政治姿态。”就这本随笔集来看,许先生是做到知行合一了。在这个“意见领袖”走红的时代,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读书人能站起来,即便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至少可以改变他们的读者。谁知道当改变的人越来越多时,这个世界会怎么样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