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日韩自贸区实现的关键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08:15:21  


 5月22日,第四次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菅直人和韩国总统李明博出席会议。这是会后三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
  中评社北京6月17日讯/中国总理温家宝5月22日在中日韩三国峰会后宣布,三国将在今年内完成建立自由贸易区(FTA)谈判的官产学联合研究,争取明年启动谈判,努力在今年内完成三国投资协定谈判。

  瞭望发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霍建岗文章称,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三国的经济发展而言,具有特殊的紧迫性。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近20%,中日韩经济总量均居世界前十位,但相互间贸易额仅占三国对外贸易的11%左右,相互间投资额也仅占三国对外投资的10%。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够扩展相互间贸易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三国经济向内生型的方向发展,降低对北美及欧洲市场的依赖。

  文章分析,日本传统上依赖WTO的多边框架安排,对FTA等双边贸易协定一直兴趣不大。但是WTO架构下的多哈回合谈判历经多年难有结果,日本国内对FTA的要求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2001年中国与东盟达成协议,10年内开启中国-东盟FTA,日本国内紧迫感陡增,与东盟整体及个别国家签署了经济合作协定(EPA),与印度签署EPA,等等,从布局上说,日本的EPA战略降低了其与东盟这一它的主要贸易对象及投资对象的贸易投资成本,无疑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增长。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对中日FTA兴趣并不高,原因在于日本一直将中国视为贸易对手,它与东盟签署EPA很大程度上也因为受到了中国的“刺激”。通过EPA战略实现对中国的“包围”、夺取所谓的“地区经济主导权”一直是日本政府的既定方针,签署中日FTA与该方针背离,至少这并不在日本优先解决的议题序列之内。2002年11月4日,中国前总理朱熔基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晤中向日韩两国提出了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至今,因为日本的冷淡,一直处于“研究”阶段。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