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国作家富豪榜 不过是春药

http://www.CRNTT.com   2010-11-17 14:43:18  


 
  平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我们只有立足于价值本身,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成功,此外要有包装和营销能力。最可悲的事情是,你已经掌握到好的内容,但是你把好的内容做死了。”沈浩波说。 

  那么,“当年明月”是如何做活的呢? 

  “首先找到欣赏他的人和平台,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刚出来,我们要想办法增加这本书的权威性,当时明史专家毛佩琪很火,我们就请他写序,对症下药自然事半功倍。” 

  接下来,沈浩波开始为《明朝那些事儿》找推广平台。 

  2006年,博客是年度关键词,沈浩波开始和博客方面进行沟通。“我告诉他们,《明朝那些事儿》的价值在哪里,分析为什么它会火,它会带来什么——不光是访问量,还带来那么多关注历史的人。”一番苦口婆心,一颗赤诚之心,再加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博客最后为此连做了三个专题,每期推头条,每次我们都要给它找不同的角度,一起策划一起来做。”没用多久,“当年明月”成了博客的红人,截至2010年11月12日,“当年明月”博客的点击率,已经突破2亿2千万。 

  在沈浩波看来,当《明朝那些事儿》在网络上成为巨大的热点后,剩下的事情就显得简单多了。“这个时候再往平面媒体上推荐,平面媒体就容易接受了,报道多了,自然会火。” 
  
  争议来袭:价值为王 

  人红是非多,与此同时,一些关于“当年明月”的负面新闻,也开始浮出水面。 

  对于那些到现在还认为《明朝那些事儿》是炒作出来的快速文化产品,沈浩波的回应是:“这是最无知的一种说法,如果它没有价值,你怎么炒都没用,还是要有价值。” 

  目前,《明朝那些事儿》各种版本的累积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册。据怀尧访谈录采访了解,《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仅第一部的平均销量,在2010年的每个月都达到了惊人的7.5万册。 

  营销推广:价值依然为王 

  “作品再好,人家不知道也没有用。现在大家的注意力这么分散,好东西多了,为什么偏偏追你这本?”沈浩波说,“现在是内容和营销并重的时代,有价值的书,大家才愿意主动来帮你传播,而不是我给你一千块钱,你就帮我说好话。” 

  今年沈浩波说得最多的书是《酥油》。“这本书讲的是不求回报的爱,体现了一种价值观,所以这就构成了我们营销的一个模式,我们要找到影响力很大的人,而这样的人他会非常喜欢这本书,觉得这个书应该向全社会推广,所以我们最终找到了潘石屹、姚晨、李承鹏,通过他们三个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本书,让更多的人来帮助你推广,这是一种营销模式,口碑相传,力量无穷,而这本书现在卖得非常好,要不了多久,就会拍成电影。”沈浩波说。 

  2010年8月期间,沈浩波与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到榕树下网站做访谈,沈浩波向网友强力推荐《酥油》,主持人王小山调侃他,“你多送几本书给网友嘛”,沈浩波的回答,“很诗人、很给力”:“哈哈,送书可以,除非他是我的哥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