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安全观 考验中国军队

http://www.CRNTT.com   2010-05-09 08:51:26  


 
             中国军队尚存软肋

  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中国军队正在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防卫作战能力。但对照大安全观视野下的国家安全问题,要胜任新的国防任务,中国军队在许多方面还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战略思维尚停留于国土防御。中国军队计230万人,其中陆军现役兵力大约有178万人左右,占解放军总人数的73%。海军现役兵力大约有23万人左右,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0%。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剩下的人数为空军,大约在28万人左右。这一兵力构成显示,中国军队仍然以战略防御特别是国土防御为主。这一战略思维落后于新时期国际军事形势的发展。

  国防军费比较低。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5321亿元人民币(约780亿美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5%,国防费占GDP比重只保持在1.4%左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国2010年军费预算是GDP的5%,为6260亿美元,是中国的8倍。

  超远程距离机动能力较低。我军主要的问题仍然是机动速度慢,我军缺少大型运输机和武装直升机。虽然中国军队在自己本土机动能力已远超昔日,但中国军队在亚洲范围内的机动能力还远远不足,中国军队还不具备全球征战能力。制约中国军队进行全球征战的瓶颈,仍然是中国相对微弱的远程投送能力。

  海空作战能力有限。从范围更加广泛的地区或全球背景下观察,中国军队的能力则十分有限。没有证据表明,解放军试图获得大范围的力量部署能力。中国军队尚未建造出航空母舰,连一架洲际轰炸机也没有,空中加油机的数量也很少,预警机很少,真正具有远海作战能力的水面作战舰只为数有限。因此,中国的全球战略支撑能力很弱。

  抢险救灾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由于救援部队没有载重直升机,像挖掘机、起重机这样的关键设备,不得不通过那些因岩崩、山体滑坡而阻塞的道路运进灾区,拖延了救灾进度。外电评论,显然中国军队所注重的依然是传统战术而非机械化技巧。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去追求现代化,解放军依旧是建立在人海战术的基础上。

              增强抢险救灾能力

  维和仅限于后勤保障。中国至今未派驻作战部队,更没有军事基地。参与维和的军事人员,从事的不是作战任务,而是提供工程、运输、医疗和其他后勤服务。中国维和人员,无论是军事人员还是警察,都缺乏主动的武力自卫能力,随时处于被攻击的危险状态。因而,中国在维和中只能当配角。

  反恐部队尚未经历过实践锻炼。中国的反恐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与外军也有过多次联合演练,但都是喊喊杀杀,至今未经历过实践锻炼,而且动辄大规模的反恐部队集结,好比是高射炮打蚊子,对分散的恐怖分子作用不大。

  上述问题,凸显中国军队的软肋。

  国家安全主要依靠军队,要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打得赢”的现代化人民军队。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