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中学课本应选哪些鲁迅作品

http://www.CRNTT.com   2009-08-13 16:10:33  


中学语文课本应调整选取鲁迅的作品
  中评社北京8月13日讯/《潇湘晨报》今天刊登评论员陈季冰的文章“中学语文是干什么的”,作者认为,“…中学语文教材该不该减少鲁迅作品…我以为,这是个伪问题,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是:中学教材应该选鲁迅的哪些作品?很显然,我们应该将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鲁迅作品选入语文教材,而将文学价值比较低(可能其他价值比较高)的鲁迅作品请出教材”。文章内容如下:

  这两天一则关于鲁迅先生的新闻成为人们争论的中心。据说,鲁迅作品“几乎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鸡肋”。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现在的孩子对鲁迅的那些革命性、战斗性的文字有“时代隔膜”…… 

  我看到网络上对这条新闻的评论大多将重点放在诸如“现在还需不需要鲁迅的精神?”、“鲁迅究竟是不是一个优秀作家?”或者“中学语文教材的舍取应该听谁的意见?”等等上面。在我看来,这些基本都属不着边际之论,不仅无助于改进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也许反而会将这种努力引向歧途——例如,倘若这个时代最需要某种什么精神,就应该把它编进教材的话,那么我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应该是当下最具迫切性的语文教材;再如,决定语文教材选哪些文章的人当然是各相应年级语文教师中的佼佼者,难道选教材还得由学生和家长说了算? 

  之所以会产生上述这些奇怪的认识,我认为关键是许多人根本就没有(也不想)搞清楚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中学语文是干什么的?或者说,它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我很希望通过这次鲁迅作品损益的热门话题,社会能够真正对此有所反思。只有在这个核心问题上有了一个正确认识,才谈得上改善教材、改进教育。 

  其实,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非常简单,它应该分成两部分:第一,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语言交流能力,也就是基本的读写;第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并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除此之外,中学语文不应该承载任何其他功能。当然,作为一个中学生,道德修养、爱国精神等等也都确实是应该确立的,但这是其他教育的使命。 

  假如同意上述这两条,那么中学语文教材入选文章的标准就有了一个大致方向。我认为它应当包含以下几个元素:第一,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流畅;第二,对理解力的要求适合大多数同龄人的智力水平,亦即做到所谓深浅适中、雅俗共赏;第三,兼顾各种文学体例;第四,是公认的优秀作品。 

  然而,相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中国的语文存在一个独一无二的难题,即我们在过去的百年里经历过一次语言的“断裂”——白话取代文言,成为书面语言的主流。众所周知,文言与白话之前的差别不亚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这就大大增加了中国语文教育和教材选编的复杂性。因为所谓“公认的优秀作品”,是必须经历过相当长时间(比方说50年以上)的大浪淘沙的——也就是说,真正的优秀作品大多是文言文写作的。因此,极端地说,对于编写最好的中国语文教材这个目标来说,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读写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是存在相当程度矛盾的。这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平衡。 

  回到中学语文教材该不该减少鲁迅作品的问题上,我以为,这是个伪问题,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是:中学教材应该选鲁迅的哪些作品?文字的存在有许多不同领域的价值,最基本的,有传递和保存信息的意义;也有政治宣传的意义,还有道德教化的意义……很显然,我们应该将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鲁迅作品选入语文教材,而将文学价值比较低(可能其他价值比较高)的鲁迅作品请出教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