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缅甸转型正义与政治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22-02-13 00:07:26  


 
  1948年1月,正式获得独立的缅甸并没有迎来一帆风顺的发展,相反,各种延续至今的麻烦也就接踵而至。由于其独特的被殖民历史、特殊复杂的民族国家建构过程,再加上地理环境上典型的山地平原分割型国土空间格局,以及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之下诸多大国势力在缅甸及其周围进行的地缘博弈,使得缅甸成为全球民族、宗教、政治问题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缅甸历来充满了冲突和纷争,在权力争斗的过程中,三大政治势力,即以缅族民族主义为主的缅甸军人集团、追求西式民主的缅甸自由主义派的民盟集团以及各北方少数民族集团等各政治势力,都从自身利益出发,或藉助国内民意或依靠西方势力或通过区外大国,借力打力、纵横捭阖。除此之外,熊理然等学者认为缅甸还有三种政治力量:借力外部势力的指向性排外民意集团、极端排外型佛教徒民意集团、宗教排他型(穆斯林)民意集团。各政治集团都有各自的权力空间、民意支持和势力范围。③

  缅甸军政府始于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的军事政变。直到2016年2月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通过竞选上台,缅甸军政府以“单一军政府模式”直接统治了这个国家五十多年。在台面上,缅甸军方拥有缅甸巩发党作为其政治舞台上的形象代言,在舞台下,军方掌握着缅甸政府军的指挥权。而昂山素季领导下的民盟没有军队指挥权。学者程金东认为,独立以来,缅甸军队和国家几乎融为一体,除了军队,并未发展出另一套治理工具。缅甸历史上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文官政府往往无力应对,军队的硬实力和危机应对逐渐转化为军人政治在事实上的政治资源。④

  缅甸军方的立场历来被认为是偏民族主义的,其理念是“一个种族、一种语言、一个宗教、一支部队”。该理念不仅被缅甸军方所倡导和实施,也在相当一部分缅族群众中拥有民意基础。缅军的民族主义理念拥有的民意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军方。自2011改革以来,缅甸已经正式在制度上军政分离,政府、军方、执政党、议会等西方式的民主国家要素一应俱全,理论上缅甸已经不再是一个军人执政的国家。新的政治框架中军队依然占有强大的力量,但这也看到了军政府很明显释放出其为了平衡地缘政治压力、争取外部合法性而做出的妥协,不论其妥协和退让的根本原因究竟是来自内部抑或外部的压力。军方的这种妥协从无到有,从局部到全面,从被动到主动,是其尝试顺应世界潮流的举措。民盟政府上台后,改革大刀阔斧,精简部门,针锋相对地大赦政治犯等,⑤军方并未干涉。这本为民盟提供了很好的政治机会,有助其在缅甸开展其治理蓝图。但是民盟似乎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意意识到)这应该是一个漫长而要求更多政治智慧参与的过程,其间还必须考虑到缅甸错综复杂的各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等参数。

  民族主义和自我特殊使命感强烈的缅甸军方认为自己是缅甸国家的守护者,其所拥有的合法性就根源于缅甸复杂的局势和民族分离主义的随时抬头。占据缅甸国土相当大面积的各少数民族政权迄今拥有独立的武装政权,它们类似于“国中国”的建制和半独立的现状,都是缅甸发展和前行中的障碍和风险。同时缅甸文官政府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无能为力,自由涣散,⑥更烘托出军队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消除战乱和分裂危机中的作用。2016年,敏昂莱在缅甸国防军阅兵仪式中强调,军队仍是保证国家团结的唯一力量,也是宪法的守护者;他表示,在迈向民主的过程中有二大障碍,将导致结局走向混乱,一是不遵守法规,二是武装造反;唯有杜绝此障碍,民主才能持续进步,因此军队在缅甸国家政治中仍要发挥维持稳定的作用。⑦文官政府尝试用非武力、非军事的手段解决民族分裂和武装冲突的努力并未带来明显效果,因而缅甸军政府更加坚信文官政府在阻止国家分裂方面缺乏良方。军政府历来否认自己想长久把控政权,相反它寻求有序地向文官治理过渡,以维护缅甸的国家统一,遏制分离主义,当然也捍卫军队的利益。它也曾多次移交政权。但是,以西方民主和自由价值为执政理念的文官政府期待引入国际势力解决国内问题,⑧这对强调“有纪律的民主”和自认忠诚爱国的军队所设想中的底线构成了矛盾和挑战。1988年缅甸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让缅甸充满了离心力,而后在1990年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取得了多数席位,但是它完全不接受军队的逻辑,要求军队立即移交权力,同时还建议举行纽伦堡式的审判,打算“清算军政府罪行”,同时自行召集新议会,和军政府做完全的切割。军政府自认是捍卫缅甸国家完整和民族凝聚的中流砥柱,也自认移交政权的动机足够真诚,而民盟的做法对其来说无异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这反复突破着军政府的底线,加剧了军政府与文官政府的冲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